七佛鄉

七佛鄉

七佛鄉位於青川縣東南部,東鄰建峰鄉,南界馬鹿鄉,北接涼水鎮、樓子鄉,西連江油市雁門鎮,幅員面積50.6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964畝,其中田 605畝,喬竹公路穿越全境,交通便利,全鄉轄6個村,31個社,816戶,總人口3162人。七佛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海拔高度適中,很適合茶葉生產。“七佛秀芽”1990年獲四川省首屆“甘露杯”金獎,“七佛貢茶”1997年獲廣元市“廣茗杯”第一名,1999年6月七佛貢茶又獲中國第三屆名茶評比 “中茶杯”一等大獎。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七佛鄉 七佛鄉

七佛鄉位於青川縣東南部,東鄰建峰鄉,南界馬鹿鄉,北接涼水鎮、樓子鄉,西連江油市雁門鎮,幅員面積50.6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964畝,其中田605畝,劍青公路穿越全境,交通便利,全鄉轄6個村,31個社,816戶,總人口3162人,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39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1450噸,人均占有糧食459公斤,人均純收入1249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3362
1771
1591
家庭戶戶數 874
家庭戶總人口(總) 3362
家庭戶男 1771
家庭戶女 1591
0-14歲(總) 841
0-14歲男 417
0-14歲女 424
15-64歲(總) 2278
15-64歲男 1236
15-64歲女 1042
65歲及以上(總) 243
65歲及以上男 118
65歲及以上女 1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224

資源環境

七佛鄉地貌 七佛鄉地貌

七佛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海拔高度適中,青竹江縱貫全境,很適合茶葉生產,七佛茶在唐代被列為貢品,故有“武皇平生飲最愛、唯有七佛貢茶來”的美譽,“七佛秀芽”1990年獲四川省首屆“甘露杯”金獎,“七佛貢茶”1997年獲廣元市“廣茗杯”第一名,1999年6月七佛貢茶又獲中國第三屆名茶評比“中茶杯”一等大獎。

經濟發展

結合本地資源優勢,該鄉黨委、政府確立了“一茶二豬三核桃,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經濟發展思路。

七佛鄉 七佛鄉

茶葉生產:原有老茶園800畝,點播栽植優質茶葉700畝,建優質茶葉母本園50畝,優質茶葉苗圃園50畝,年可出優質茶800萬株,計畫通過3—5年的努力,力爭茶葉面積達到5000畝,使七佛茶葉上規模。同時,聘請中國茶葉研究所專家多次來該鄉培訓技術,已培養各類炒、揉、機制茶葉專業人才40餘人,為七佛茶葉上檔次、出效益奠定了基礎。

生豬發展:依託福元生態養殖基地,走基地+大戶帶農戶的運行模式,發展三元系雜交生豬,計畫發展養豬大戶(20頭以上)100戶,其中100頭以上2戶,50頭以上10戶,目前已調回三元雜交豬600餘頭投放大戶飼養,長勢良好。同時,基地與雙匯集團簽定了長期銷售契約,暢通了銷售渠道,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預計今年出欄肥豬1500頭,力爭“十五”末出欄肥豬達到5000頭以上。

核桃生產:已有核桃樹5000餘株,年產核桃8萬餘斤,計畫栽植優質核桃1萬株,使黑核產量達到20萬斤以上。

通過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產業,形成有機茶、生態豬、優質核桃三大支柱產業,為“十五”末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邁入小康生活奠定基礎。

社會事業

開展非實物類援建,是青川縣實施對口支援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切實做好七佛鄉C類項目援建,該縣援建指揮部與當地黨委、政府經過多次商討、論證,按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輕重緩急”的原則,確定通村通社道路建設、飲水工程、村莊環境整治、七佛貢茶產業發展四個對口非實物類援建項目。2008年12月26日-31日,該縣援建辦組織的專家組一行四人圍繞上述四個項目開展調研,為C類項目援建出謀劃策。

下轄村

盤窯村 芙蓉村 茶林村

爐溝村 新坪村 桂佛村

七佛傳說

七佛鄉大佛灘 七佛鄉大佛灘

七佛古稱大佛灘,相傳遠古之時,佛祖釋迦牟尼攜六弟子來東士傳經,路經此地,神困力乏,見山間有一奇樹,碧葉繁茂,翠綠欲滴,異香撲鼻,采而食之,入口生津,清涼布體。又見高崗峽川,雲霧繚繞,輕流妙漫,佛祖覺山水有緣,彈指點化,瞬時玉樹瓊花俱變為茶,茁壯滿山,異香撲鼻,入口生津,氣爽神清,眾弟子咀之神情振奮,奮力東行。自此地名七佛、始有茶。唐時州官以此地所產之茶貢奉則天女皇,女皇品飲,見茶芽栩栩如生,直立杯中,鮮靈滴翠,幽香襲人,滋味鮮爽,欲仙似醉,令人心曠神怡、尤其喜愛,命歲歲納貢。自此盛傳“女皇平生飲最愛,唯有七佛貢茶來”。遂在七佛專置茶官,特植貢茶園,貢茶園遺址尚存。

茶文化史

七佛產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國伐紂成功後,苴國侯(苴國,今廣元一帶,國郡設於今老昭化,稱葭萌關),用當地所產的桑、蠶、丹、漆、茶等上供給周武王,這是迄今為止茶葉作為貢品最早文字記載。

七佛貢茶 七佛貢茶

“秀芽”牌七佛貢茶系列產品,產於秦嶺以南,葭萌關附近,廣元市青川縣七佛鄉。據東晉時代的常璩寫《華陽國志巴志》載: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時,苴國(古巴蜀,城邑稱作葭萌關)的國君,用當地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上貢給周武王,從此開了貢茶之先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又據明代學者楊慎《郡國外夷考》中所提《漢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用茶葉來為郡命名,可見此處的茶葉不但多而且特別好,“葭萌郡”即現在廣元市中區昭化鎮一帶,再據《昭化縣誌》,《廣元資源調查報告集》載,古時本地區只有七佛鄉產茶,有野生古茶樹13000多株,滿山遍野隨處可見野生大茶樹。

苴侯上貢給周武王的貢茶便是廣元市青川縣七佛鄉的茶葉,後來多次被列為皇帝貢茶。“七佛貢茶”也隨時間推移流傳四方,響譽後世!

特產介紹

七佛茶山 七佛茶山

七佛茶產於四川省青川縣七佛鄉,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茶區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間終年雲霧繚繞,山腳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曖夏涼,無任何工業污染源,是有機茶生產的理想環境。武則天當政時期,唯獨七佛貢茶情有獨鍾,曾專置茶官,在七佛建貢茶園,年年上貢,遂有後人傳頌的“女皇未嘗七佛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七佛茶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逐步開發出七佛秀芽、七佛貢茶等系列產品,先後獲國際大獎二次(2001年10 月獲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名茶優獎、1999年9月獲日本“無我茶會”科技開發獎)、部省級獎項五次(中茶杯、甘露杯、茶博會)、市級獎項二次;極大提高了青川七佛茶葉的知名度。

七佛茶場已成為集良種茶苗繁育、茶葉種植與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鏈條式企業。擁有無性系良種苗圃園50畝,示範園60畝,改造老茶園800畝,建良種茶園1500 畝,已建年產10000頭綠色生態商品豬基地,常年可為茶園提供有機肥。2005年,生產高檔名茶3000公斤,大宗茶50000公斤,茶葉產值210萬元,稅收40萬元,為茶農人均增收260元。

附近景點

唐家河

夕照下的白龍湖美景白龍湖 夕照下的白龍湖美景白龍湖

金子山

陰平古道

青溪古鎮

明十四陵華嚴庵

清代崇禮堂民居

毛寨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