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京江丁氏族譜》所記,京口丁氏一世祖丁顗五代自河南清河徙居祥符,北宋末靖康之難,金人擄走徽宗、欽宗及大批官員,6世丁略也在其內。其子7世丁素則隨高宗渡江寓居金陵,後因故死葬鎮江。丁素孫、9世丁煜於南宋後期權知鎮江府事歷,又因祖塋在鎮江,離任後“遂卜宅城東而家焉”,是為丁氏鎮江始遷祖。其後丁氏支系衍增,族丁興旺。南遷江左前丁氏就是官宦世家,南遷後子第也多以習儒從政為出道,中舉或中進士者歷朝不絕。以明清兩朝為例,16世丁璣、丁瓚分別為明中葉成化、正德進士,26世丁紹周及27世丁立乾、丁立瀛俱為同治朝進士。光緒間,丹徒丁立鈞,丁立瀛,丁立乾,以適堂兄弟三人同時入詞館(翰林院),在鎮江傳為美談。丁氏族譜按“紹、立、傳、家、永;賢、良、衍、慶、常”排序,至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藏書家丁傳靖時已是第28代了。
生平
丁立鈞父丁紹周、長兄丁立瀛均為進士、京官,二兄丁立淦為名畫家。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前後,一部分堅決主張抵抗日本侵略並反對當時弊政的言官和名士,紛紛投靠戶部尚書翁同龢門下,形成後清流派。其中以侍讀學士文廷式、禮部侍郎志銳和“南通才子”張謇為骨幹,國子監祭酒盛昱、刑部主事沈曾植以及翰林院編修王仁堪、黃紹箕、丁立鈞、李文田等均為其中健將。且翁同龢為光緒帝師傅,志銳為光緒帝愛妃珍妃兄長,文廷式為珍妃師傅,因此該派屬於“帝黨”的一部分,與“(慈禧太)後黨”抗衡。科舉考試的同年關係是清流派中一種重要橫向組織關係。在同一屆獲得舉人或進士的人,互相稱做同年,一科進士不過百十多人,自然多為相識。後清流成員中,沈曾植、黃紹箕、志銳、梁鼎芬、丁立鈞同為1880年進士,其他成員也大多在科考過程中相識。
1895年康有為創立強學會,翰林院編修丁立鈞參加為會員並捐銀二百兩,此外還有“內閣中書楊銳捐銀三百兩,刑部侍郎沈增植和翰林院編修沈增桐捐銀五百兩,督察院御史張孝謙捐銀一百五十兩,直隸按察史袁世凱捐銀六百兩”。強學會成立之初,其成員以維新派和帝黨官員為主。強學會以陳熾、丁立鈞、沈曾植、張孝謙為總董,而以張孝謙主其事。這四人中,陳熾、沈曾植為翁同龢的得力助手,張孝謙是李鴻藻的得意門生,而丁立鈞則為張之洞所見重。強學會最初雖規定以“定期集會,抨擊時弊,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為主要事務,但實際開局之後,卻以報事為主,將《中外紀聞》當作了他們最重要的工作。
甲午戰前,清政府內部對自強新政的種種問題,諸如糜費、中飽等實情,並非毫無察覺。翰林院編修丁立鈞陳:“廣購外洋船炮,創設機器各局,歲糜數百萬帑金,以供千百委員中飽之用,以廣外洋銷售鋼鐵木植雜物之路。”
事件
丁立鈞做翰林時,充任國史館、會典館等修書任務。他目擊國家憂患,撰著《歷代邊事》,進呈光緒帝。1894年7月甲午戰爭正式爆發,8月清軍節節敗退,黃海之戰遭重大挫折。8月21日,翁同龢在病中寫信給張謇即已指出:“將不易,帥不易,何論其他?”9月3日,丁立鈞領銜並聯合翰林院35人上《請罪李鴻章公折》。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和約》,他一連上疏3次,反對條約中喪權辱國的條款,指出《馬關和約》“目前之大害有八,將來之大害有十”。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翁同龢,翰林院編修黃紹箕、丁立鈞、徐世昌及吏部給事中余聯沅等反對以割地止戰,滿足日本侵華野心。他們見李鴻章簽約,紛紛上書光緒帝奏陳反對割台,就連督撫如張之洞、李秉衡、馬丕瑤、鹿博霖亦加入反對行列。康有為更在1895年5月1日發動18省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六603人聯名上書反對割地,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事件。
1897年,在沂州知府任內,恰逢德國強占我膠州灣,丁立鈞扶病籌劃錢糧作守城戰備。任知府一年多後,因病辭官回鄉。
光緒二十七年(1901),各地書院先後改為學堂。江蘇學政李殿林奏改當時東南最高學府江陰“南菁高等學堂”為“江蘇全省高等學堂”,選課生百名入學,聘丁立鈞為總教習(1091-1902),每月朔望增設“會講”,由監督及教員集諸生於講堂,開講倫理、掌故,次及科學和外文。丁立鈞卸任後由堂兄丁立瀛繼任總教習(1902-1903)。
著作
丁立鈞著有《昭代尺牘小傳續集》、《清畫錄》、《歷代大禮辨誤》、《東藩事略》、《歷朝紀事本末》九種、《南菁講舍文集》三集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