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56年中專畢業,擔任成都地質學院實驗員。1957年“反右”鬥爭中被劃為“右派”,從此命途多舛。
1958年下放川西“監督勞動”,1960年開始“勞動教養”,1978年摘掉“右派”帽子,整整20年,待在西昌農村,沒有結婚。
1979年落實政策,被安排到四川江津地區教師進修學院任教。所學專業為地質,執教學科為數學。
新中國徵婚第一人
新中國公開徵婚第一人,70個字震動世界
1980年年末,年近四十的丁乃鈞給《人民日報》的編輯寫了封長信,詢問能否為自己刊登一份徵婚啟事。
《人民日報》旗下的《市場報》於1981年1月8日刊登了他的徵婚啟事::“求婚人丁乃鈞,男,未婚,四十歲,身高1.7米。曾被錯劃為‘右派’,已糾正。現在四川江津地區教師進修學校任數學教師,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請應求者來函聯繫和附一張近影。”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則正式刊登的徵婚廣告,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支持的說我膽子大,新潮;反對的說我給社會抹黑、污染社會主義風氣。我才不去理他們,隨便說!”丁乃鈞說。
這則不起眼的徵婚廣告除了介紹年齡、身高、工作、工資外,還附了一張丁乃鈞戴“墨鏡”的半身照。“那可不是墨鏡,也不是耍酷。”丁乃鈞笑著回憶說,當時自己經常戴一副變色鏡,照相時閃光燈一射,看起來就像墨鏡一樣。
那個時代,尋找伴侶不再用政治標準衡量,不再看重出身,而開始回到“人”本身的條件。也正是那時開始,男女都明確把對另一半外貌、氣質的要求,寫進了徵婚條件里。男性要求女性“容貌端莊秀麗”、“身材苗條”,女人們對男性也有了更多要求,要像高倉健一樣陽剛,像費翔一樣俊美,像劉文正一樣有才有貌。
徵婚之後的經歷
之後,丁乃鈞給《市場報》寄去第二封信,這一次他直接向《市場報》編輯趙立昆報喜,信中寫道:
“今年元月八日,我在《市場報》上刊登了《求婚》廣告。廣告見報以來,已有270多人來信聯繫,外地有8人來訪。其中有個熱心的蒙古族姑娘,由內蒙古不遠千里到四川江津找我,適逢我寒假回江蘇探親,她住下等我十八天,可惜終未得見而回去了,很為遺憾,我在這裡特向她表示深切謝意。另外,還有二十八人來信,兩人來訪,對我深表同情。其中有一位同志摯意留下贈款二十元。我個人婚姻問題,得到很多同志的熱情關懷和幫助。當然,也有部分人不贊成我這樣求婚。
目前,我的意中人已基本選定。她今年二十八歲,未婚,是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現在吉林市一個中專學校工作。她是吉林一所衛校的教師,叫張麗瑛。在《市場報》搭橋以後,我們已通過十幾次書信,互送不少照片,交流各自情況,闡明觀點和志向,雙方誌同道合,情投意合,比較滿意。今年暑假期間,我要專程到吉林,和她面商婚姻事宜,爭取早日成婚。真是廣告喜做我的月下老,千里姻緣廣告牽。”後來,張麗瑛坐火車,從東北到達四川和丁乃鈞結婚,張麗瑛知道丁乃鈞工資較低,積蓄少,就主動承擔酒席的費用。兩人結婚後,丁乃鈞給趙立昆寄去了一包喜糖,好幾包喜煙,以表謝意。
看到丁乃鈞報告的喜訊,趙立昆激動不已。那時,因歷史等原因,眾多大齡青年男女的婚姻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央書記處曾開會,討論30歲以上未婚青年的婚姻問題。首例徵婚啟事成功後,各種媒體紛紛舉辦類似欄目。在經歷羞怯和現實的矛盾考量後,眾多未婚人士選擇刊登徵婚啟事。以紙為媒,成為一個時期解決大齡青年婚姻問題的特別渠道。
1983年,丁乃鈞和妻子回到丁乃鈞江蘇老家的小縣城。因他無力到南京那樣的大城市工作,沒過多久就離婚了。
大約1986年,丁乃鈞看到一則徵婚廣告,徵婚的女士姓李,遼寧人,離異,有一個孩子,在攀枝花市某大型國營企業工作。他通過應徵、聯繫、相處之後,就和她結婚了。結婚後,她希望調到江蘇的某大型國營企業工作,但丁乃鈞沒能幫她如願。後來她的前夫提出復婚,她同意了。她說前夫後悔了,而且有孩子,沒辦法才決定復婚的。
連續經歷了兩次婚姻失敗,丁乃鈞並未心灰意冷。1991年,丁乃鈞的學生幫他介紹了一位小他30歲的農村姑娘。二人很談得來,生活得也很快樂,並且還有一個17歲的女兒,如今都上高二了。
徵婚的影響
徵婚啟事被看作改革開放的象徵
看到《市場報》第一次“吃螃蟹”,不但未引發政治地震,還獲得諸多好評,國內眾多報刊紛紛複製,徵婚啟事開始流行開來。《武漢青年報》開闢了“鳳求凰”徵婚專欄。接著,《家庭》雜誌創辦“愛之橋”。暢銷東北的《婦女》雜誌,設立“鵲橋”。1984年5月,《解放軍報》開出“綠色鵲橋”,中國軍人徵婚正式開幕。之前,專門面向殘疾人讀者的《三月風》也開辦了“鵲橋相會終有期”,首開殘疾人徵婚先河。陳重伊在他所著的《中國婚姻家庭非常裂變》中說,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新事物都得經歷一番掙扎,但是,惟有徵婚,卻很順利。
丁乃鈞刊登徵婚啟事開創先河後,新華社就《市場報》徵婚啟事對外發了英文通稿,之後路透社立即向全世界播發。接著朝日新聞、美聯社等陸續跟進。報導把徵婚啟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被認為是改革開放的象徵。
屢次相親沒有結果
1981年1月8日,當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市場報》,刊登新中國第一個徵婚啟事後,立即就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這則徵婚啟事只有70個字,還配有一張照片,徵婚人是四川永川縣(今重慶永川區)的一位教師,現年69歲的丁乃鈞。
丁乃鈞出生於江蘇,從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成都地質學院任實驗員。18歲那年,他被劃成右派,下放到農村參加勞動,一呆就是近20年。其間,和他同去的人大都與當地的農村姑娘結婚成家,但丁乃鈞覺得自己年紀小,就一直沒考慮這個問題。
1979年,丁乃鈞的“右派”錯劃問題得到糾正,這時他已年近40歲,在永川的教師進修學院(現重慶文理學院)當起了數學老師。當時,他只有兩個心愿:一是回江蘇老家定居,二是找個媳婦過日子。
有一段時間,在周圍熱心人的幫助下,丁乃鈞幾乎每周都要相一次親,但最終都沒有結果。
陰差陽錯廣告徵婚
1980年底,他突發奇想:能不能在媒體上刊登一則徵婚啟事呢?主意一定,他開始篩選合適的媒體。最終,他選擇了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市場報》。他給《市場報》的編輯寫了一封長信,在信的結尾,鼓足勇氣提出刊登徵婚廣告的要求。第二天一早,丁乃鈞把信投遞出去。但是,當天的第一堂課還沒上完,他就後悔了,覺得自己過於魯莽,而且不切實際。下課後,他跑到郵局,要工作人員把那封信找回來,但郵車這時已經開走。
新中國的第一則徵婚廣告,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誕生了。
1981年1月8日,《市場報》刊登了丁乃鈞的徵婚啟事。在啟事中,丁乃鈞簡短、清楚、全面地介紹了自己,還附有一張戴著“墨鏡”的照片。丁乃鈞後來解釋說,照片上的“墨鏡”其實是變色鏡。由於照相時的光線太強,變色鏡就變成了“墨鏡”。
《市場報》的編輯也沒想到,這則徵婚啟事見報後,被廣為轉載,使“丁乃鈞”這個名字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與此同時,人們圍繞他的這一舉動,展開了一場爭論。有人支持他,認為他膽子大,很新潮;也有人批評他,說他“破壞社會主義文明、污染社會主義風氣”。
後來,新華社用英文電稿,轉發了這則啟事,丁乃鈞因此又成了世界各大通訊社報導的對象。外國媒體評價說,他的這則徵婚啟事,是中國民眾衝破思想禁錮走向解放的典型。
對於這些議論,丁乃鈞倒是心平氣和,統統置之不理。
270位姑娘給他寫信
很快,丁乃鈞的徵婚啟事有了回音。據悉,至少有270多位姑娘給他寫了信,其中有一位內蒙古姑娘,還千里迢迢地趕到四川,但不巧當時他已回江蘇老家探親。在這些來信中,丁乃鈞看中了一位家在吉林的姑娘。兩人後來通過書信來往,產生了感情。1981年底,兩人在四川結婚。
然而,這段婚姻並沒有能維持多久。兩地分居兩年後,丁乃鈞帶著妻子回到了江蘇。他被安排在縣城的一個教師進修學校任教,妻子則在一個商校任教。但是,妻子一直嚮往去南京那樣的大城市生活,丁乃鈞卻給不了她。兩人最終只好離婚。
丁乃鈞的第二次婚姻也和徵婚啟事有關。第一次婚姻結束幾年後,丁乃鈞在一則女方徵婚廣告中結識了第二任妻子。但兩人結合後沒多久,她又要與前夫復婚。丁乃鈞理解她的想法,兩人於是平靜地分了手。
1991年,在學生的牽線搭橋下,丁乃鈞與一位比他小30歲的姑娘結了婚。他們的年齡差距不小,但在生活上卻十分合得來,有共同的興趣和話題。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17歲了。
現在,丁乃鈞已經退休。他在散步時,不經意間就能看到一家婚姻介紹所;看電視時,隨時都可能“碰”上一檔婚戀節目;翻看報刊時,滿眼都是徵婚的廣告……他知道,對現在的中國人來說,“徵婚”二字早已見慣不怪。每到此時,他都會想起1981年自己的那次“衝動”,以及它給中國大地帶來的衝擊。不過,老丁現在的生活很平靜,他希望自己不要因為那件事而受到打擾,只想與家人平淡而幸福地過日子。(編/蔡昭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