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瘡

丁瘡,即疔瘡,病名。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而得名。

基本信息

概述

丁瘡,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即疔瘡。疔瘡是瘡瘍的一種,又名丁瘡、丁腫、疔腫、疔毒、疵瘡。《外科精義》卷上:“夫疔瘡者,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是也。”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而得名。

病因

或因飲食不節或不潔,或外感風邪火毒,或外傷感毒而發;

臨床表現

多發於顏面,其次為四肢軀幹。發病急,變化快,初起如粟,堅硬根深,繼則焮紅髮熱,腫勢漸增,疼痛劇烈,待膿潰疔根出,則腫消痛止而愈,若處理不當,或熱毒太盛,易致走黃。

治療

內治宜清熱解毒,服五味消毒飲、消疔簡便方;火毒盛者,可服黃連解毒湯、解毒大青湯;若潰後餘毒未盡,五心煩熱者,宜服人參清神湯,若出膿之時氣虛者,宜服內托安神散。外治用煙油膏(旱菸管油)厚敷疔瘡四周,留頭,疔破出水即愈,亦可用豬膽汁與雄黃、京墨、薑汁混合外敷疔瘡四周;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搗爛用飯和為餅貼之,可拔疔毒;亦可外敷黃連軟膏,玉露膏等;若成膿則可用五五丹或八將丹撒瘡口,以提膿去腐(面部忌用升丹製劑),腐去則用生肌玉紅膏或生肌散以收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