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中科院院士丁栗森1957.07-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天體物理專業,
1963.09-1978.11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實習員;
1978.11-1982.06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助理研究員(其間:1979年-1980年在英澳天文台 訪問);
1982.06-1986.06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員(1982年-1983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訪問),
1986.06-1997.11 中科院北京任博士生導師,天文台研究員(其間:1991.1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改稱中科院院士);
1997.11-2001.09中科院數理學部副主任,
2001.09起任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北京大學天文系主任,北京天體物理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科學院天文學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評審組專家,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際天文學會第9屆、第28屆委員會組委,美國《FundalmentalofCosmicPhysics》學報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及人事部博士後,專家組成員,中科院學位委員。
現主持“九五”中科院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及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
第八屆全國政協委會、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為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德議會友好小組成員。
研究領域
類星體巡天、類星體吸收線、星系際介質、星系物理、施密特CCD測光及大視場、大尺度、大樣本天文學,現領導BATC(北京-亞里桑那-台灣-康奈狄克)CCD多色巡天計畫。
主要成就
丁栗森教授作學術報告20世紀70年代末,對外開放的大門打開了,中國天文工作者與國際同行交流的渠道開始暢通,雙邊和多邊交往逐步建立。丁栗森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研究,並迅速躋身天體物理學研究前沿。1979年丁栗森作為中國天文界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之一被派往澳大利亞英澳天文台工作,以其出色的研究對中國天文界在該領域的對外交流作出了貢獻。其後數年裡,他相繼應邀到世界一流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及其他十多個國家的天文台工作和訪學,研究類星體及類星體吸收線光譜,這是當時國際天體物理研究領域的熱點。丁栗森是最早涉足該領域的天文學家之一,他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兩次特邀在大型國際會議上作類星體吸收線的專題評論報告,並受“Report on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進展》)雜誌的邀請,撰寫關於類星體吸收線的專題評論文章。
丁栗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首次從觀測中發現並從理論上闡釋了紅高移類星體萊曼α射線短波側連續譜區的豐富的吸收線中存在有萊曼α、萊曼β、萊曼γ吸收線的強相關,從而證明了早期宇宙的星系空間分布著無數金屬豐度很低的原始氫雲。這種氫雲後來被國際天體物理界所公認,被稱為萊曼α森林。這種氫雲的存在及其演化對星系形成理論和早期宇宙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至今還是國際上天文研究前沿的熱點。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上天后的首批重點課題中就有關於類星體吸收線的研究。
通常國際上衡量一篇科學論文的水平和價值,是看這篇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引用次數。丁栗森的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引用,據不完全統計,引用有100多篇次,近幾年,每年被引用20篇次左右。丁栗森主持籌建起類星體巡天實驗室,他和同事在國內率先開展類星體物端稜鏡巡天,並成功地實施了“北京-亞里桑那-台灣-康尼狄克(BATC)巡天”的多邊合作計畫。
此外,丁栗森還研究了高紅移系統中金屬豐度的演化,發展了證認吸收線系統的方法,通過分析類星體光譜是的吸收線系統,證明了高紅移星系的存在。通過元素豐度的測定和比較,揭示星系化學組成在百億年中的演化。
社會評價
丁栗森教授治學嚴謹,在長期研究工作中形成並始終堅持自己創新、求實、開放的學風。他思想活躍,求新求精,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他的思想常處於一種激髮狀態。他喜歡接觸和捕捉新信息、新思想和新觀點,這使他不斷創新,始終活躍在天體物理學研究前沿。
丁栗森嚴於治學,更樂於育人。 他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只要發現了人才,他都會不辭勞苦地為之奔走,疏通渠道。他對研究生及年輕同事的培養,做到不拘一格因材施策,幫助他們奠定學術基礎,確定研究方向,從實踐、理論乃至學風、為人,他都以身作則,嚴格要求。他多方推薦和聯繫,選送年輕人到世界知名天文台訪問、學習和工作,希望他們接過天文界前輩們的接力棒,勵志圖強,勇攀科學高峰。在他帶領下,年輕人成長快、成材快、出成果快。國內外同行稱讚,丁栗森的課題組“強將手下無弱兵”。
陳教授在學術上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在生活上卻關懷備至。他與學生打成一片,在觀測站同吃同住同工作,時常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因此,學生們對他都很貼心。他的一個學生舉家寓居海外,卻經常打國際長途跟他交流想法,視他為良師、益友、知己。陳教授說,不跟他接觸的人覺得他很難接近,跟他在一起的人都覺得他特別好相處,樂於與他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