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著有《丁丁蟲啃科幻》系列。譯作有《玩具修理者》《醉步男》《卓越旅館怪談》《看海的人》《沙漏中的凸鏡》《獨裁者的律令(獨裁者の掟)》《太陽簒奪者》《天獄與地國》《挖掘時間隧道》《華歌》《calling YOU》《墨攻》等。詳解
一首沉渾悲愴的交響詩
萊博維茲的讚歌,是一首沉渾悲愴的宏大交響詩,是一曲獻給人類理性的讚歌,是歌頌那些在黑暗與蒙昧中依舊閃亮的希望之光的光輝之作。全書建立在蠻荒時代的背景上。人類對自然力量的無限追求終於導致自身文明的全面崩潰,後核戰時代的倖存者們只能生活在相當於中世紀的知識水平下;而且正如同中世紀時人們對科學研究者的殘酷迫害一樣,蠻荒時代的大部分人也都失去了理性,他們憎恨一切科學技術,因為恰恰是這些科學技術使得無數人死於非命,整個人類的文明程度也一下子倒退了兩千年的時光。這些人宣稱自己是“傻瓜”,把滿腔的怒火宣洩到所有科技人員身上,甚至宣洩到所有有文化的人身上。人類千百年來致力追求的道德與文明,仿佛一座歷經千年的古廈,在蠻荒時代的暴風驟雨中搖搖欲墜——而且它的轟然倒塌似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再也無可挽回了。
這樣的背景無疑是悲觀的,洋溢著末世論的氣氛。但是如果作者僅僅是在宣揚人類面臨的悲慘結局,那本書大概就會像所謂的“諸世紀”一樣毫無價值,最多不過是一本譁眾取寵的大眾讀物而已。然而本書決不是一時的興起之作,更不是僅僅為了描寫人類自取滅亡的必然結果。作者其實一直都是在歌頌那些在黑暗蒙昧中執著不屈的理性人民,並且為了這些人民,作者甚至不惜使用曲筆,為擁有這些人民的人類留下了一個光輝未來的希望。這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東西,這也是全書中最震撼人心的東西。
況且,我們又怎么能不震撼?
當我們讀到修士弗的眉心被一箭射穿的時候,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他嘴邊的笑容,因為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獻身,他的一生充實而無憾;當我們讀到學者塔在修道院的藏書處如饑似渴閱讀的時候,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他熱切的目光,因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追尋的東西,他為之奮鬥一生的東西;甚至當我們讀到最後那位院長被壓在數千年的巨石之下的時候,我們也似乎可以看到他解脫的表情,因為他親手送出了人類的希望,讓人類的文明之光有機會在整個銀河系閃亮。
正是這些有著堅強信念的人民,人類的文明才得以一代代的延續,人類存在的價值才得以一次次的被證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書籍本身只不過是人類文明的呆板載體;而活生生的東西、最值得人類珍藏的東西,都是蘊藏在這一個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民身上。
信仰
我刻意忽略了書中的宗教氣息,其原因正如我在讀《死者代言人》時說過的,我對西方的宗教並不了解,而且東方的文化傳統並沒有像西方一樣被刻上深深的宗教烙印。不過我理解作者對於宗教的描寫。事實上,在一個毫無光明的漫漫長夜裡,只有信仰才能使人執著於某一事物,恰如早期基督徒在尼祿的暴政下依舊執著於自己的宗教一樣。不過這種執著並不能算是宗教的專利,更不是西方獨有的東西。春秋時齊國不知名的太史一家三人,面對當政的崔杼,同樣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惜赴死,這其中沒有宗教的概念,但是他們對自身信仰的執著並不輸於西方的殉道者們。所以在我看來,這其中是有一種共同的、超越宗教範疇的東西在起作用。也許這種東西就是所謂的“道德”,或者是如同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說的“天地正氣”吧。
科學與宗教
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科學與宗教似乎一直處於對立階段。從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到拉普拉斯宣稱宇宙中沒有上帝的位置,再到達爾文否定上帝造人,幾乎每一點科學的進步都是在擠壓宗教生存的空間。但是真實的歷史並不如此簡單,科學與宗教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伽利略並非是由於他對神的不敬而被審判,他只是由於提出一種有悖於當時社會整體輿論的宗教科學觀而受懲罰;牛頓雖然完美地詮釋了天體的運行規律,但他仍舊惶恐的將“第一推動”賦予了上帝;甚至現代的科學家們也並非沒有宗教信仰,他們所不信的只是那些所謂的“神跡”,而宗教的道德核心可以說仍舊是大多數西方人的行事指導。
所以作者在本書中選擇一個教派作為人類科學文明的守護者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的確,當人類中的大多數退回到了黑暗野蠻的狀態之下,有什麼能比宗教更容易激發人們的熱情、堅持人們的信仰呢?況且在這種時候,戰前的科學已經成為一種無人理解的東西,除了讓信徒們將之作為神聖的遺物來保存,又能有別的什麼好方法呢?
科學與宗教在這樣的時候以這樣一種方式相結合,作者的苦心可鑑。
關於科學與宗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並不限於此。作者還想表達更深層的東西,這種東西集中體現在第二部分“要有光”中學者塔和保羅師的爭論之中。其核心就是:科學與宗教,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各自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作者通過學者塔之口表述說,科學只是一種工具,科學工作者們的任務只是發展這種工具,至於如何使用,用於何處,完全依靠人類自己選擇;但作者也通過保羅師之口批判了這一觀點,他尖銳地指出,科學家們必須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不能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其他人,想要“洗淨自己的雙手”是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如何承擔這一責任,作者也沒能找到什麼好方法。作者承認,這一責任無論是對於一個人、一個教派、甚至是一個種族,都顯得過於沉重了。所以在全書的最後一部分,他還是只能讓再次輝煌的人類文明重新經歷全面崩潰的過程——因為他看不到出路。
出路
我毫不懷疑,對自然資源的無限利用、對自身力量的無限追求,最終將會把人類帶入滅亡的境地。但是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欲望?科學本身只是一件中性的工具,為什麼會被越來越多的指責為人類諸多頑症的禍首?我想,其根源還是在於西方的文化傳統。自培根提出“把自然鎖住”以來,西方的科學研究一直致力於如何充分利用自然來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在那之中完全看不到東方哲學所蘊含的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是西方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也恰恰是如今諸多問題的根源。
儘管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逐漸掀起了一股環境保護的熱潮,但是幾百年沿襲的固定思維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不過也大約正是由於這一思潮,所以西方出現了許多反思性的作品,本書無疑就是其中的一部。
其他的類似作品當中,最為國人所知的大概是黑島的PCGame《異塵餘生》了吧。不過我想說的倒是另一篇小說:《蠻荒海岸》,它也是描寫戰後人們的蒙昧生活,但是這種蒙昧狀態似乎只限於美國——戰前美國太過飛揚跋扈,終於招致全世界的無情打擊,並且限制戰後美國的文明只能維持在蒙昧的水平之上。
雖然兩本書關注的焦點不同,但還是可以看出他們的基本思想相通。對於兩位作者而言,都是由於對自然的無限索取而導致了最終的災難;而且兩位作者都認為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沒有別的出路。
那么到底有沒有別的出路呢?我也不知道。作者們寫出這樣的小說,是希望每一個人都來思考這樣的問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理性的對待我們的世界,希望最終能有一個人想出一條更好的出路。而我此時所想的,卻是上古的那一首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耕田而食,鑿井而飲
……
其他
這是一本薄薄的書,篇幅不長,然而我寫的評論卻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值得評論的地方太多了。上面寫的都是關於書中觀點的想法,下面則是關於其他的方面。作者的文筆是絕對老練純熟的那種。對於這樣一個宏大的題材,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細節勾勒,都顯出作者的不凡功力。其中還有一些細微之處特別有意思。比如說文中出現的人名,幾乎都有特定的含義;再比如那個製造電燈的修士,幾乎可以從他身上看到法拉第的影子。而且作者似乎故意營造一種含糊不清的氣氛,像“要有人”中那個被當作萊博維茲的老人,“要有光”中的老隱士班傑明,第三部分祈禱時出現的那個老者,都是作者故意布下的疑陣,而且直到最後作者也沒去解開這個謎團——他也根本沒打算解開,他是故意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讓他們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去做出屬於自己的解釋。
另一方面,作者對於人物的塑造也相當成功。前面已經說過,作者想要歌頌的就是這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這種歌頌恰是通過作者對他們的刻畫而體現出來。基本上,對於書中的每一個主要人物,我們都能感覺到他們鮮明的個性,像是“要有光”中的詩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個外表玩世不恭而內心憂患世人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文學功力可見一斑。
另外,想把本書和著名的《基地》作一個比較。兩本書都是描寫那種要在逐漸衰敗的社會中保存文明火種的努力,然而兩本書關注的角度卻是大相逕庭。
阿西莫夫的興趣集中在歷史發展的規律上,他筆下的基地發展史,活脫脫就是一部人類社會進化史——更準確地說是一部西方社會發展史。所以有人說,《基地》是阿西莫夫參照《羅馬帝國興衰史》而寫出的偉大著作。它其中所涉及到的不僅僅是科學技術,更包含了經濟、政治、社會關係等諸多元素;
而本書,其間雖然也寫到了一些政治經濟方面的東西,但是顯然作者的重點還是在於探討科技對人類的作用。這樣的寫作角度也許不如《基地》來得全面,但是其深度則是前者難以企及的。
總而言之,這兩本著作各自有各自的特點,硬要說一種角度比另一種角度更好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至少有一點是兩本書共有的:它們都是大師級的偉大作品,可能的話,都應當多讀幾遍。
動物
原生動物門多膜綱寡毛目的一個亞目,通稱丁丁蟲。分13科73屬約2000種。大多數世界性分布。主要為海產,熱帶水域較多,淡水種類很少,個體小。具瓶狀、杯狀、壺狀以及其他各種形狀的鎧殼。殼由身體分泌物形成,常常附有砂礫,但也有光滑無砂的。纖毛蟲體位於殼內。身體僅背側有1列較長的纖毛形成的纖毛膜 。 口緣周圍有長的彈性纖毛 。丁丁蟲以接合和分裂兩種方式進行生殖。化石丁丁蟲見於上侏羅紀至下白堊紀,世界各地石灰岩中都有發現。微體古生物
微體古生物內容包括給類微體古生物的形態,構造,化學成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