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眾山小山水冊

一九四九年之後,謝稚柳又移情於江南畫派,對董源的山水情有獨鍾。 在這期間,謝稚柳曾作過仿元人王蒙、吳鎮的山水,其真實的著意仍在江南畫派。 《一覽眾山小》山水冊,正是謝稚柳經過融合走向藝術高峰時期的創造。

作品介紹

二OOO年,上海博物館籌劃為稚柳先生編輯出版集繪畫、書法、論文及詩詞於一部的巨冊,印人吳子建盡出所藏,曾制“一覽眾山小”白文印,邊款記述得此冊之經過,錄之於後:
魚飲溪堂舊作過峨眉等山水十二頁,子建戊午間曾經獲觀。越十年,庚申秋冬間,勿又於香澥重睹,如見丈人聲音容貌,欣喜何似,遂傾囊以得。此時冊已裝成,甚佳,且有宛若丈題跋曰“壯暮妙翰,至精之品”諸文。辛未冬,宛若丈復過香江,因得乞其再題,乃“一覽眾山小”五字為扉頁。然香江未得裝潢高手,擱置稍久,宛若後題遂爾失雲,奈何奈何。今歲丁丑,魚飲丈八十八壽,子建重讀此冊,刻此五字,以補其失,並記如上雲。此印款尚未峻事,驚悉丈人已歸道山,子建痛失良師,痛當奈何,悲摧切割,不能自勝。
後來,吳子建又請高花閣陳佩秋補題“一覽眾山小”置諸冊端。

畫作賞析

第一幅山水畫的臨摹即是巨然的《秋山問道圖》。以後又對北宋郭熙、王詵、燕文貴三家的山水,推崇備至,三沐三浴。郭熙的渾厚雄壯,王詵的清雋峭拔,燕文貴的溫潤多姿,都成了他繪畫藝術的滋補,濡染而發。在一九四九年之前,謝稚柳藝術不入於揚,則入於墨,在這三家中作取捨。一九四九年之後,謝稚柳又移情於江南畫派,對董源的山水情有獨鍾。取董源的得山氣之神,以疏闊之筆寫山的連綿高下之勢,使他的繪畫在縝密中又見瀟灑。在這期間,謝稚柳曾作過仿元人王蒙、吳鎮的山水,其真實的著意仍在江南畫派。王蒙最能懂得董源的神理。在此,謝稚柳只不過是透過王蒙而去領會老董的風流。經過幾年的研究,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兩大流派,到了謝稚柳這裡融為一體。對北方畫派謝稚柳去其尖刻鋒利,取其從骨質中流露出來的溫婉可親;對南方畫派去其疏簡率意,取其平淡天真。經過他的揚棄與吸收,揉合與陶冶的過程,形成了他的不慍不火,委婉含蓄,嚴整縝密而抒情的風致。《一覽眾山小》山水冊,正是謝稚柳經過融合走向藝術高峰時期的創造。
雖是尺幅小品,仍不失層巒迭嶂的氣勢,或用線勾,或淡墨渲染,或用多種皴法,都表現出山的骨與質。一股山泉從山巔而下,穿林透石,幾經曲折,落到山下,聚勢而動,又飛瀑石樑,向遠處流去。山腳的近樹,曲枝虬根,生動多姿,又使人很自然地想起王詵的《漁村小雪》來。有的在水墨淋漓之處,留下幾片空白,從沈睡中透出氣來,煙拖霧籠,一片雨濕的蜀中風物。真可謂是幾分詩情,幾分畫意了。這種融南派北派為一體的山水畫風,在作者早年的畫作中不見,在晚年的畫作中亦不可見,流風飄忽,筆勢消磨,留下了畫家對往事無盡的回憶。

背景資料

一.謝稚柳《一覽眾山小》冊頁所用紙張據吳子建回憶,當年謝先生斷為康熙年間舊紙;又據陳舜今回憶,謝先生曾對他說過該冊紙張得自張大千所贈。
二.該冊並非完成於1961年,而是逐年所作。鄭重先生1988年出版《從寄園到壯暮堂》一書時,謝先生提供吳子健拍攝的此冊照片作為插圖附於書後,並對冊頁各開一一標註作畫時間,分別為:1961年二開,1962年一開,1963年二開,1964年二開,1970年一開,1972年一開,1973年二開,1974年一開(詳見《從寄園到壯暮堂》書後所附插圖),但該冊文革初期已被抄走,換言之,冊頁各開應該全部作於抄家之前。不知謝老當年標註時間記憶是否有誤?又,2008年9月上海人美出版《謝稚柳盛期風華》畫冊,《一覽眾山小》收入其中,標註的作畫時間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
三.該冊被抄時各開均未署款,也未蓋章,後來傳到陸鯉庭先生手中,是陳舜今陪陸鯉庭去謝老家一一補款蓋章的。
四.陳舜今先生曾經臨過謝老的《一覽眾山小》,據陳舜今回憶,當年他在上海河南路裱畫店看見此冊在做托裱,為其精彩所折服而臨,時間大約是1968年前後。陳舜今後來因所臨《一覽眾山小》冊結識謝先生,並成為謝老的學生。

畫家簡介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繪畫及古書畫鑑定。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協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鑑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