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目 錄
叢書主編前言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編 初次接觸
第一章 門戶開放支持集團的出現,1784―1860年
第二章 中國人發現美國,1784―1879年
第二編 相互作用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排華政治與外交,1879―1895年
第四章 李鴻章外交政策中的美國,1879―1895年
第五章 美國政策與私人利益,1860―1899年
第三編 格局持續未變
第六章 中國的防務與門戶開放,1898―1914年
第七章 排華經受檢驗,1889―1914年
第八章 美國的改革與中國的民族主義,1900―1914年
後記 從歷史的觀點看特殊關係
注釋
索引
摘要
叢 書 主 編 前 言
我們想到翻譯韓德(MichaelHHunt)教授這本書並把它介紹給中國讀者,是因為韓德作為一位美國學者在論述中美關係時 不但沒有完全落入丹涅特和格里斯沃德的窠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跳出了費正清的框框。這些美國前輩學者的著作常常是美國歷史學家在論述東亞或中美關係時奉為經典的。韓德教授破成說,立己見,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中美之間的所謂“特殊關係”,其說由來已久。它是美國人引以為自豪,而又常常是某些中國人寄予幻想的。在很長一段時期中(甚至一直到現在),“特殊關係”的內容往往是美國對華政策“無私”、“善行”和“保護中國”的同義詞。在這種“特殊關係”的覆蓋下,美國的政治家和政策決策者,認為他們有理由對中國忿激、詛咒,說一些難聽的話,甚至動武。據說這好像是家長對不成材子弟的一種忿恨。影響所及,美國學術界把中美關係塑造成“又恨又愛”(ambivalence)的模式。所有這些,根子都在對“特殊關係”的理解 韓德教授以大量的歷史事實對這種“特殊關係”作了比較冷靜、客觀的分析。他認為過去人們如此這般地理解“特殊關係”是歷史的誤解。一方既不必以“恩人”自居,另一方也不必對這種關係寄以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很尖銳地把19世紀美國排外主義者虐待華工的活動,與義和團運動時中國人打擊傳教士的活動進行對比。應該說,當時在美華人受到美國排外主義的攻擊、凌辱和虐殺,其令人震驚的程度並不低於美國傳教士在中國的遭遇,有時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在美國,其結果是制定了徹底禁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