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瀉千里

一瀉千里

【一瀉千里】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例:1、金沙江穿行在 川 邊界的深山峽谷間,江面狹窄,。2、《怒吼吧黃河》一曲,描寫中國人民因五千年的苦難而怒吼,氣勢磅礴。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勢奔騰直下。也比喻文筆奔放暢達。語本唐 李白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 宋 陳亮 《與辛幼安殿撰》:“ 長江 大河 ,一瀉千里,不足多怪也。”明 王世貞 《文評》:“ 方希直 如奔流滔滔,一瀉千里,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

基本信息

解釋

【詞目】一

22

瀉千里

【音譯】yíxièqiānlǐ

【注意]“一”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第一聲。在第四聲[去聲]字前念第二聲[陽平].如“一半”[yíbàn];[yígòng]在第一、二、三聲字前念第四聲[去聲],如“一天”[yìtiān];

【近義詞】一日千里、一落千丈、一蹶不振每況愈下

【反義詞】迂迴曲折、斗折蛇行

【英譯】

1.torushdownathousandli;toflowdownvigorously.

2.(styleofwriting)boldandflowing.

3.towritefastandinafluentstyle.

【基本解釋】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流暢。今又比喻急劇持續地下降。

詳細解釋

含義

江河奔流直下;迅達千里,流得又快又遠。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流暢。今又比喻急劇持續地下降。

出處

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長江大河;一瀉千里。”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速度快 。

示例

王蒙《湖光》:“雄渾的錢塘江好像離他更近了,江水~,大橋從容堅實。”

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在河,一瀉千里。”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 ★明·王世貞《文評》

注意

“一瀉千里”的“瀉”不能寫成“泄”,沒有“一泄千里”這種寫法。

辨析

~與“一落千丈”有別:~強調速度;指流得快而遠;常指水流急速、文筆奔放等;“一落千丈”強調深度;指降得快跌得深;常形容地位、聲望、權力等急劇下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