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毒樹

《一棵毒樹》是英國作家威廉·布萊克的作品,詩歌選自詩集《天真與經驗之歌》,這是一首富有政治色彩的抒情詩,表達了民主的進步思想,反映詩人敵友分明的鮮明愛憎態度。

詩歌原文

A Poison Tree

I was angry with my friend:

I told my wrath, my wrath did end。

I was angry with my foe:

I told it not, my wrath did grow。

And I watered it in fears,

Night and morning with my tears;

And I sunned it with smiles,

And with soft deceitful wiles。

And it grew both day and night,

Till it bore an apple bright。

And my foe beheld it shine,

And he knew that it was mine。

And into my garden stole

When the night had veiled the pole;

In the morning glad I see

My foe outstretched beneath the tree。

詩歌譯文

一棵毒樹

我的朋友叫我氣惱,

我一說出來,我的氣就消;

我的敵人叫我氣憤,

我不說,我的氣越長越茂盛。

我在恐懼中把它澆澆,

用我的眼淚,每夜每朝;

我用微笑來把它曬曬,

叫它曬出些詭詐的光彩。

它日日夜夜,蓬蓬勃勃,

結出了一隻鮮紅的蘋果;

我的敵人看見它發亮,

他知道都是我苦心的培養。

等到黑夜掩蓋了天空,

他就偷進了我的園中。

早上我出來一看,很高興:

他在樹底下躺得直挺挺!

創作背景

18世紀末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在空間上,其影響超越歐洲,遍及世界,位於歐洲邊緣的英國,同法國僅一峽之隔,恰如毗鄰一場大地震震中的地區,不可避免地受到強烈的衝擊和影響。

英國統治者唯恐法國革命的烈火殃及他們的利益,於是在政治上採取了一些鎮壓進步力量的措施,如逮捕大部分激進領袖並把他們交付“國家審判”; 地方政府也審判了一些激進人士;政府還驅散民眾大會;同時還頒布法律號召所有臣民抵制、 反對激進分子的行動;要求治安法官、 地方法官廣泛地積極地調查進行煽動宣傳的作者、出版商和散發、發行出版物的情況。這些措施遭到了布萊克等進步文人的強烈反對,在此特殊背景下,作者創作了這首詩歌,以戲劇性的情節,通過象徵性形象,表達了民主的進步思想,反映詩人敵友分明的鮮明愛憎態度。

詩歌鑑賞

這首詩由四個詩節組成。第一、二節,詩人用對比手法表現“我”對友善、對敵恨的態度。可見詩人是非分明,立場堅定。詩人在“眼淚”和“微笑”這兩個感情色彩完全不相同的詞語上用了兩個重疊詞“澆澆”、“曬曬”,從而形成“詭詐的色彩”,表現了人處在逆境中的鬥爭方式和策略,顯然是人生經驗的結晶。第三、四節描繪了生動的畫面,以喜劇性的結尾作結束,富於幽默色彩。

這首詩主題嚴肅,但風格明快。《聖經》中有偷吃樂園中蘋果的故事,而這首詩里的詩歌形象則完全不同。對象換了,內涵也變了。詩歌中顯示的形象是一個受欺侮的小孩子,但他不是一個逆來順受者,他善用智謀和敵人鬥爭,既天真爛漫,又巧於心計。他用他的眼淚澆他的憤怒之樹,並用假裝的微笑來曬他的憤怒之樹,致使敵人中計,在毒樹下死去。從思想內容看,既輕鬆又嚴肅,既天真率直,又老練深邃。平易中見人生哲理,是時代和現實狀況的觀照,又是對未來理想的抒發與展望,詩意盎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年),英國詩人、畫家和雕刻家。他的藝術和文學作品更強調精神層面,而不是物質現實。在布萊克的想像中,泥土和空氣中充滿了永恆鬥爭的精神力量,“飛翔的眾位天使,暗中潛伏的魔鬼”。在他兒童時期,他就說自己看到神從窗外向里張望。

隨著年齡的增長,布萊克逐漸形成了神秘的哲學觀,在自己的詩作中精心創造一種神話,用以闡釋和體現這種哲學理念。威廉・布萊克後期很多詩作晦澀難懂,經常有一本書的長度。不過,有些詩作,如《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789年)和《經驗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年)中收錄的,就情感洋溢,幾乎有著孩童般的質樸和純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