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其二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曹松的這首詩描寫了安史之亂後的戰爭戰亂殃及江漢流域,兵荒馬亂、生靈塗炭的現實。只可惜這種原本無樂可言的艱辛樵蘇之“樂”,如今也不可復得。“ 一”與“萬”、將軍榮與“萬骨枯”強烈對比,令人觸目驚心。
詩中揭露了人類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將軍的戰功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換來的,在詩人看來,封建社會中最為榮耀的封侯之事實則是一種罪惡。張蠙的“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吊萬人冢》),劉商的“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行營即事》),用意與此相同。從詩人充滿感傷語調的規勸可以體會戰爭災難之深。這兩句語言樸素,而意旨極深,是警世之言。
作品譯文
其一
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圖,
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請你別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
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傳說一旦開戰神靈都發愁,
兩岸軍隊連年混戰永不休。
誰說滄江總是太平無禍事,
近來江水混著鮮血爭先流。
示例
示例:自古道:“~。”誠有此言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
釋義
直譯
一員將領所立下的戰功,是無數森森白骨壘砌而成的。
含義
一員將領的赫赫戰功,其寶劍之下不知已死去了多少人,此句話無情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戰爭的本義。
作者簡介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他遺有《曹夢征詩集》3卷,《全唐詩》收入其詩1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