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兩種聲音:一種是海的呼嘯,
一種是山的喧響,都雄渾強勁;
年年歲歲,你欣賞這兩種樂音,
自由女神呵,這是你酷愛的曲調!
暴君來了,你懷著神聖的自豪
奮起反抗;卻徒勞無功,終於
你被逐出了阿爾卑斯山地區,
那裡的激流飛瀑你再難聽到。
你兩耳既已失去了一種幸福,
請把留下的這一種牢牢保住;
否則,女神呵,你該會怎樣悲悼:
當山洪一如往昔雷鳴不止,
當海浪轟然扑打岸邊峭石,
而兩種威嚴的樂曲你都聽不到!
詩歌鑑賞
華茲華斯1808年9月27日寫給理察・夏普的信中,說這首十四行詩是他生平寫得最好的一首。那么,這首詩究竟好在哪裡?
要欣賞,首先就要理解。這首詩一開頭就說:“兩種聲音:一種是海的呼嘯,一種是山的喧響”。“海”指什麼?“山”又指什麼?這是理解全詩的關鍵。如果我們仔細看看詩題:《一個英國人有感於瑞士的屈服》,把“英國”與“瑞士”並舉;由此聯想到英國和瑞士正是當時拿破崙需要征服的兩個自由國家;再進一步想到英國和瑞士不同的地理環境――英國四面環海,瑞士全境皆山,我們便會恍然大悟:原來詩人是以“海”借指英國,以“山”借指瑞士。弄通了這一點,全詩也就豁然貫通了。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是:1798年,法國出兵干涉瑞士的國內紛 :爭;1802年,拿破崙憑恃武力,在瑞士扶植了一個親法的政府。同時,拿破崙積極準備跨海入侵英國。華茲華斯認為,英國和瑞士是歐洲的兩個自由國家,瑞士既已向拿破崙屈服而喪失了自由,英國便成了歐洲最後的自由堡壘,保住英國的自由便成了頭等重要的大事。因此,他在1 806年(或1807年初)寫了這首詩,以向自由女神呼籲的形式,形象化地表明了上述思想。
全詩分為三個段落。第一至四行為第一段,指出英國和瑞士都是自由國家,長期以來受到自由女神的眷愛。第五至八行為第二段,指出瑞士已向拿破崙屈服而喪失了自由。第五行的“暴君”指拿破崙,第七行的“阿爾卑斯山地區”指瑞士。第九至十行,“失去了一種”指山的聲音,借指瑞士的自由業已喪失;“留下的這一種”指海的聲音,借指英國的自由仍然留存。第九至十四行為第三段,呼籲保住英國的自由;並指出:英國的自由倘也喪失,後果將不堪構想。末行“兩種威嚴的樂曲你都聽不到”是假想英國也喪失了自由之後的可悲景況。
十四行詩這種詩體,從義大利傳人英國以後,題材總不外乎愛情、友誼與離合悲歡,連莎士比亞也未能例外。華茲華斯繼承彌爾頓,用這種篇幅狹小的詩體來駕馭重大的政治社會題材,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首詩雖然是政治詩,卻絲毫沒有政治說教的味道或標語口號的氣息,而是把昂揚的政治激情寓於豐滿生動的形象(海、山、自由女神)之中,因此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英國當時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華茲華斯所寫的包括這首在內的一系列愛國詩篇,起到了激勵國魂、鼓舞民氣的巨大作用,凡是記述19世紀英國史的人,沒有不提到這一點的。
這首詩選自華茲華斯自己編定的詩集《獻給民族獨立和自由的詩》,這個集子共74首,絕大多數(68首)為十四行詩。基調是維護歐洲各國的獨立自由,反對拿破崙的對外擴張和武裝侵略。寫作時間始於1802年(即拿破崙就任“終身執政”的一年),終於1816年(即拿破崙在滑鐵盧大敗的次年)。用70多首詩反映了十幾年間歐洲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拿破崙帝國的興衰,可以說是一部“詩史”。有人說華茲華斯定居於湖區以後,所寫的詩都是“脫離現實鬥爭,迴避重大題材”的,這個集子的70多首詩恰恰提供了有力的反證。
原詩每行五音步,譯詩每行五頓。原詩韻式為abba, acca, dda, eea,譯詩依原詩。第八、第十四兩行,原詩都以“thee”收尾並押韻,譯詩都以“到”字收尾並押韻。
詩歌作者
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生於律師之家,1783年他的父親去世,他和弟兄們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蘿西(Dorothy)則由外祖父母撫養。
多蘿西與他最為親近,終身未嫁,一直與他作伴。
詩人生平
1787年他進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後去法國,住在布盧瓦。他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認為這場革命表現了人性的完美,將拯救帝制之下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在布盧瓦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1792年華茲華斯回到倫敦,仍對革命充滿熱情。但他的舅父對他的政治活動表示不滿,不願再予接濟。正在走投無路時,一位一直同情並欽佩他的老同學去世,留給他900英鎊。於是在1795年10月,他與多蘿西一起遷居鄉間,實現接近自然並探討人生意義的宿願。多蘿西聰慧體貼,給他創造了寫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