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一個人的教育視界(教育者之思)》主要內容:不要以為這位英格蘭老人歷數的美德,只是殊世而邈不可追的存在。老人說:“在現代世界上,作者親身體驗到中國人對任何職業都能勝任,並能維持高水平的家庭生活。中國人無論在國家衰落的時候,還是實際上處於混亂的時候,都能堅持繼續發揚這種美德”。作者相信《美在婺源》的讀者,會被麒俊筆下舒展的、徽民居建築蘊含的那份“生趣、樂趣、情趣和意趣”所感染。因為他們有機會親臨西遞、宏村或婺源或……當我們走在那裡的花崗岩W道A青石道上,只要祖先賦予我們的文化基因——“詩性”(即能惻隱、可感興的“心一思”),沒有完全喪失或完全麻痹,在把悟到這是用巨量白銀、汗水與心血鋪就的村落公共空間入口的剎那,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會有一種旭日初升般的溫暖,我們正用自己的雙腳與體溫,親證湯因比所歷數的中華美德的感性存在:四鄰為親,守望相助相扶持;萬象為賓,天地精神相往來;山水之間,人人、天人,一脈相通、通體無礙。
在孟子使用該辭的意義上,我們說:“詩性中國”成就於“教育”,這是不過分的。生而欣然著(此即由“天行健、不捨晝夜,,所見證的“和”),坦然而愛著(此即以惻隱之心的共感來捍衛人間生趣的“仁”),樂而不淫,哀而不毀,無過與不及(此即中庸之“中”,而“大用為庸”)——孔子們仁而和、中為庸,其高揚詩性中國的用心,燦過曙海初陽,穆勝寥廓天風……從而“中華詩性”,安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浮躁的眼神與靈魂,化成了文學、書法、繪畫、與建築等古典藝術得以生動不已的神韻與洪音。因此,孔子們——作為由教育而來的詩性人生之經典作品,應當是我們焚香沐浴、肅然起敬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