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基礎課系列:人際溝通與語言》

《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基礎課系列:人際溝通與語言》

《人際溝通與語言藝術》作為反映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最新理念的新型實用教材,是任務驅動型高職課程開發的一次有益嘗試。本書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設計教學情境以及模擬角色等方式,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學做結合”,不斷提高其人際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際溝通與語言藝術》內容包括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溝通技能、職場溝通、日常溝通、演講、談判的語言藝術、求職的語言藝術、導遊的語言藝術、主持的語言藝術、推銷的語言藝術、護理的語言藝術等內容。每個任務後附有“案例分析”、“實踐訓練”、“自主學習”和“拓展閱讀”等內容。
人際溝通與語言藝術》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公共基礎課和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還可作為各行業人員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的自我訓練手冊,也可以作為各類企業進行崗位培訓的教程。

目錄

緒論溝通與人際溝通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0.1溝通
0.2人際溝通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1語言溝通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1.1有聲語言:語言溝通的重要方式
1.2語言溝通的基本原則
1.3語言溝通技巧
1.4提高聲音質量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2非語言溝通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2.1非語言溝通的含義
2.2非語言溝通的作用
2.3非語言溝通的表現形式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3溝通技能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3.1聽
3.2說
3.3問
3.4答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4職場溝通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4.1與領導的溝通
4.2與同事的溝通
4.3與下屬的溝通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5日常溝通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5.1介紹
5.2交談
5.3說服
5.4讚美
5.5拒絕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6演講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6.1演講概說
6.2命題演講
6.3即興演講
6.4演講心理
6.5演講詞賞析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7談判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7.1談判概述
7.2談判的語言藝術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8求職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8.1面試的準備
8.2面試口才的原則與技巧
8.3面試中的自我介紹
8.4面試中的問與答
8.5面試的無聲語言藝術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9導遊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9.1導遊員的素質要求
9.2導遊講解的語言藝術
9.3導遊溝通協調的語言藝術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10主持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10.1主持概述
10.2主持人的語言藝術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11推銷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11.1推銷的準備
11.2推銷的方式
11.3推銷的語言藝術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拓展閱讀
任務12護理的語言藝術
任務目標
案例導入
12.1護患溝通的原則
12.2護患交談的主要階段
12.3護患溝通的語言技巧
案例分析
實踐訓練
自主學習

前言

溝通能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當今大學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就是人際溝通能力。“現在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溝通能力比較欠缺,在書面溝通方式上,有時寫個通知都寫不清楚;在表達能力上,也不是很善於把自己的思想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2008年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國高等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專家論壇上的發言)
的確如專家所言,大學生的溝通能力差已經影響到其就業乃至職業生涯的良性發展,這也成為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素質不甚滿意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提高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已成當務之急。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應該包括思維能力、技藝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而溝通能力包含著表達能力、爭辯能力、傾聽能力和設計能力(形象設計、動作設計、環境設計)。溝通能力看起來是外在的東西,而實際上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它關係著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品德。經濟社會的發展呼喚人際溝通,和諧社會要求人際交流,為了更好地提高高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語言藝術套用水平,我們不揣淺薄編寫了這本教材——《人際溝通與語言藝術》。
本教材作為反映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最新理念的新型實用教材,是任務驅動型的高職課程開發的一次有益嘗試。“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它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密切聯繫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套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通過對任務的完成,從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它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鑒於以上“任務驅動”的教學創新理念,我們以實際工作和職業能力作為圈定教材範圍的標準,設計了“人際溝通和語言藝術”的相關教學任務。每個任務以案例導入,本著“理論夠用為度”的原則,先總體闡述完成任務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等“基本知識”,期間加入“相關連結”,以生動有趣的鮮活實例闡釋理論,這樣便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基本的人際溝通知識和方法,為下一步操作訓練做準備。

精彩書摘

·文化背景。即溝通者的價值取向、思維模式、心理結構的總和。通常人們體會不到文化背景對溝通的影響。實際上,文化背景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溝通過程,影響著溝通的每一個環節。當不同文化發生碰撞、交融時,人們往往能較明顯地發現這種影響。例如,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東西方在溝通方式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東方重禮儀,多委婉;西方重獨立,多坦率。東方多自我交流、重心領神會;西方少自我交流、重言談溝通。東方認為和諧重於說服,西方認為說服重於和諧。這種文化差異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人員在溝通時遇到不少困難。
·物理背景。即溝通發生的場所。特定的物理背景往往造成特定的溝通氣氛。如在能容納千人的大禮堂進行演講與在自己的辦公室高談闊論,其氣氛和溝通過程是大相逕庭的。而在嘈雜的市場聽到一則小道訊息與接到一個電話特意告知你一則小道訊息,給你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顯示出的是隨意性,而後者體現的卻是神秘性。
⑥噪聲。噪聲就是妨礙信息溝通的任何因素,噪聲存在於溝通過程的各個環節。典型的噪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影響信息傳送的噪聲:表達能力不佳、詞不達意;邏輯混亂、艱深晦澀;知識經驗的不足,使解碼造成局限;傳送者不守信用,形象不佳等。
·影響信息傳遞的噪聲:信息遺失,外界噪聲干擾,缺乏現代化的通信工具進行溝通,溝通媒介選擇不合理等。
·影像信息接受和理解的噪聲:知覺的選擇性,使人們習慣於對某一部分信息敏感,而對另一部分信息“麻木不仁”、“充耳不聞”;接受者的選擇性理解,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對信息進行“過濾”,造成信息傳遞的差異;信息量過於巨大,過猶不及,使接收者無法分清主次,對信息的解碼處於抑制狀態等。
⑦反饋。即將信息返回給傳送者,並對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進行核實,它是溝通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通過反饋,信息交流變成一種雙向的動態過程,雙方才能真正把握溝通的有效性。如果反饋顯示接收者接收到並理解了信息的內容,這種反饋稱為正反饋,反之則稱為負反饋。反饋可以檢驗信息傳遞的程度、速度和質量。獲得反饋的方式有很多種,直接向接收者提問,或者觀察接收者的面部表情,都可獲得其對傳遞信息的反饋。但只藉助觀察來獲得反饋還不能確保溝通的效果,將觀察接收者與直接提問法相結合能夠獲得更為可靠、完整的反饋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