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小說]

《1984》[小說]
《1984》[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諷刺小說,與俄國扎米亞京的《我們》、英國小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合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該書自1949年出版以來,已被譯成65種語言,全球總銷量超過5000萬冊,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說”、英國《衛報》“人生必讀的100本書”、蘭登書屋“100本20世紀最佳英語小說”,並被多個國家列為中學生必讀書目。書中創造的一些新詞,例如:“新語”、“雙重思想”、“老大哥”、“停止犯罪”等已被收進權威英文詞典,由作者的姓氏也衍生出“奧威爾式”、“奧威爾主義”這樣的通用辭彙,並且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此外,該書還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廣播劇、舞台劇、音樂劇和網路版連環漫畫。
在《1984》里,奧威爾為我們展現了他驚人的想像力、,偉大的創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獨有的風格和高超的技巧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泯滅親情、愛情、人性的恐怖世界。書中描寫了一個叫做“大洋國”的極權統治社會,在那裡,人性遭到扼殺,自由遭到剝奪,思想受到鉗制,生活極度貧乏、單調。歷史每天都在被偽造,所有不利於統治的歷史記錄都將被毀掉,記憶不再可靠,人們每天在仇恨中生活,人性也墮落到不分是非善惡的程度。雖然書中描述的是對極權主義惡性發展的預言,但是卻讓每一個經歷或熟知該類歷史事件的人看過本書後都會產生一種觸目驚心的契合感。書中刻畫的人類生存狀態,仿佛一個永不退色的警世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媒體評論

《1984》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展現出不可磨滅的才華,令其他同類作品無法望其項背。對時代來說,它仿佛毒藥瓶上的一枚標籤。
——《紐約先驅論壇報》
喬治·奧威爾的遺世傑作……是了解現代歷史不可或缺而又引人入勝的一本書。
——《紐約書評》
喬治·奧威爾就極權主義危險發出的警告,給他的同時代人和未來讀者留下了深刻印
象。這本書的書名和其中創造的很多新詞,比如“新語”,都成了現代政治中醜惡現象的代
名詞。
——《韋氏文學百科詞典》
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奧威爾:一是“聖徒”,指這個人;一是“先知”,因為他寫出了《動物農場》和《1984》。
——中國著名學者止庵
所有英國作家中最受愛戴的一位。
——英國作家、評論家安東尼·伯吉斯
喬治·奧威爾最後的傑作,對現代歷史令人著迷而不可或缺的理解。
——英國作家、歷史學家蒂莫西·加里·阿什

目錄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第一節
這是四月里晴朗而寒冷的一天,時鐘敲了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躲避寒風,把下巴緊縮在胸前,快速地溜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但是他的動作仍不夠迅速,讓一陣沙塵隨他捲入門內。
走廊瀰漫著一股煮白菜和舊地毯的氣味。走廊一頭的牆上貼著一幅大型彩色宣傳畫,用在室內顯得過大。宣傳畫上只有一張巨大的臉,寬度超過一米:這是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留著濃密的黑色鬍鬚,容貌粗獷而英俊。溫斯頓朝樓梯走去。沒有必要試電梯。即使情況最好的時候,電梯也很少啟動,何況現在連白天也停電。這是為了籌備“仇恨周”而展開的節約活動之一。溫斯頓的公寓位於七樓,他三十九歲,右腳踝上患有靜脈曲張性潰瘍,所以走得很慢,一路上還休息了好幾回。每層樓電梯問對面的牆上都掛著一幅宣傳畫,畫中巨大的面龐正在盯著你。這類宣傳畫設計絕妙,無論你走到哪裡,畫中的眼睛都能跟隨著你。宣傳畫下的標題是:老大哥正在注視你。
公寓內有個圓潤的聲音正在念一組與生鐵產量有關的數據。聲音來自一塊如同毛玻璃般的長方形金屬板,該金屬板屬於右側牆壁的一個部分。溫斯頓按了一個開關,聲音減弱了一些,但是聲音的內容仍聽得清楚。該設備(叫做螢幕)的音量可以減弱,但是無法完全關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