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1937》

《1937》是一個叫張穆庭的台灣人自費製作發行的單曲,譜寫出曲子《1937》,並以那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故事為原型完成填詞。其後又自費拍攝了《1937》的MV並創建了提供自由下載單曲及MV的同名網站。2009年3月,張先生髮現,牧宇公司旗下藝人魯某演唱的歌曲《曾經的誓言》,除歌名與《1937》不同外,詞曲均相同,且歌曲內涵也從紀念南京大屠殺變為普通的言情。

基本信息

歌詞介紹

原曲作者張穆庭原曲作者張穆庭

一扁舟,橋下輕滑過老船工,道盡長江愁多年後,舊地尋芳蹤人去樓空,意悠悠楓橋過,但見雨花樓渡江口,傷痛泣訴說牆垛破,遍地滿瘡孔化歸塵煙,雨水落這些年,我哭過一夜又一夜舊相片,我翻過一頁又一頁閉上眼,想起你的從前這世界,已離我太遙遠一轉眼,場景又染紅一整片望著天,喚不回曾經的誓言說再見,短短的一瞬間閉上眼,幸福只剩殘缺

歌曲背景

張穆庭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研究生。2001年,他還是中國文化大學學生時,到大陸參加了一次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這次活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先後創作了《北京胡同》和《1937—南京大屠殺》等歌曲。2004年9月開始,他又歷時5個多月,自己花費40多萬元人民幣,把歌曲《1937—南京大屠殺》拍攝成音樂電視,並製作成專輯進行義賣。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張穆庭希望通過這首歌曲紀念那些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說起這首歌曲創作的起因,不能不提起2001年的那次北京之行。

張穆庭上中學時也學到過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課本里兩個殘暴的日本法西斯軍官進行殺人比賽的照片,至今他還記憶猶新。對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後屠殺30多萬同胞的暴行,張穆庭當時雖然感覺非常震驚,但南京大屠殺對於他,還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一次親耳聽到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講述自己的不幸遭遇,震撼之餘,張穆庭被深深打動了。回到台北以後,他心裡一直惦記著要為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寫一首歌曲。2004年3月,他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名為《五月八月》的影片。這是一部透過孩子的眼睛,表現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不幸的影片。影片深深觸動了張穆庭,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幾乎是含著眼淚,完成了曲子的創作。幾年前北京胡同里,老大爺含淚講述故事那一幕,在張穆庭的頭腦中反覆迴蕩……在《1937》這首歌曲中,張穆庭以娓娓訴說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因為南京大屠殺而遭到毀滅的愛情故事,平淡中透露出一種刻骨銘心的傷痛。歌曲《1937》創作完成不久,張穆庭建起了同名網站。在網站的首頁,張穆庭寫下了這樣幾句話:仇恨可以放下,但歷史不可以忘記。他沒有想到,因一首歌曲而建立起來的網站,在海峽兩岸的網友當中,引起的反響是這樣熱烈,不到1個月的時間,點擊率超過了1萬人次。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也讓張穆庭有了把歌曲拍成音樂電視的念頭。而把歌曲《1937》拍成音樂電視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篡改歌曲

為紀念南京大屠殺而精心創作的公益歌曲《1937》,竟被篡改為言情歌曲《曾經的誓言》銷售營利,原創作者張先生將北京牧兄弟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牧宇公司)和上海全土豆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即土豆網)訴至法院。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牧宇公司賠償張先生經濟損失3萬元及其它費用5625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並在其公司網站刊登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啟事。
張先生2004年創作公益歌曲《1937》紀念南京大屠殺。2009年3月,張先生髮現,牧宇公司旗下藝人魯某演唱的歌曲《曾經的誓言》,除歌名與《1937》不同外,詞曲均相同,且歌曲內涵也從紀念南京大屠殺變為普通的言情。牧宇公司既未獲得張先生許可,也沒有支付報酬。張先生還發現,土豆網也向網民提供了歌曲《曾經的誓言》的線上播放服務。
法院審理後認為,牧宇公司侵犯了張先生的詞曲著作權、表演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同時,由於牧宇公司擅自修改作品名稱,使公眾無法了解《1937》作者的思想和觀點、作品內涵以及作品體現的積極意義,降低了作品的價值和效果,侵犯了張先生的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對他造成了精神上的傷害,應向張先生支付精神撫慰金。法院認為,土豆網能在接到訴狀後即刪除涉案歌曲,故不承擔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