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阜報》

一八八四年五月,上海《申報》的訂戶發現,送來的報紙間還夾著一本薄薄的畫冊,八頁,封面為彩色紙,上寫《點石齋畫報》,內容有圖有文,以圖為主,用連史紙石印。從此以後,每十天都能收到一本這種隨報附送的畫報。這事一直延續了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點石齋畫報》停刊,共積畫四千餘幅,與十九世紀的中國一起,進入歷史。

基本信息

介紹

一八八四年五月,上海《申報》的訂戶發現,送來的報紙間還夾著一本薄薄的畫冊,八頁,封面為彩色紙,上寫《點石齋畫報》,內容有圖有文,以圖為主,用連史紙石印。從此以後,每十天都能收到一本這種隨報附送的畫報。這事一直延續了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點石齋畫報》停刊,共積畫四千餘幅,與十九世紀的中國一起,進入歷史。

基本特徵

《點石齋畫報》是中國第一部時事風俗畫報。英國人在鴉片戰爭後不久,就開始在上海辦報,先英文後中文,影響數《申報》最大,《點石齋畫報》是《申報》功能的圖像化延伸。此時中國正處於洋務運動之中,社會轉型快速,新陳代謝劇烈,時事新聞叢集,閱讀報紙、關心時政,成了正在造就過程中的近代市民的重要特徵。但是,人們對時事新聞的關注,從一開始就包含著“先睹為快”的自然要求,而傳統的文字記述,顯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睹”。在照相製版技術還沒有被報紙運用之前,由石印畫報來填補視覺缺漏,可謂適得其時,又勉為其難。
歷史上很多臨時性、過渡性因素並沒有因為完成了使命就全然廢弛。一百多年過去,儘管當代傳媒對於人們“先睹為快”要求的滿足早已突飛猛進到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地步,《點石齋畫報》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首先,在內容上,它真實地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轉型在一般中國人心目中留下的各種圖像。主幹性圖像是鴉片戰爭後、戊戌變法前這一特殊歷史階段中,中西方在政治、軍事、文化、民俗上的衝撞、對峙和交融;派生性圖像是中國方面的民間疾苦、風土人情、官場腐敗,西方方面的社會要聞、科技成果和生活習俗。在這些圖像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副交糅著民族道義、革新欲望和陳舊意識的興奮而又慌張的眼睛。其實,這正是上海的眼睛。
其次,在形式上,它繼承了中國歷代人物線描畫傳統,擅長以繁複工整的構圖來描摹市井風俗,而在建築物和交通器具上又吸取了西方的焦點透視技法。這種畫風自然受到當時傳統美術界的多方非議,卻因極大地拓寬了中國繪畫的寫實功能而契入了社會人心,也為中西美術的互滲做出了嘗試。這種嘗試,正是海派文化的起點。
《點石齋畫報》的主筆是畫家吳友如,江蘇吳縣人,自幼受江蘇民間畫風薰陶,筆端嫻熟而風趣,除受聘點石齋外,還曾應召北上為宮廷作畫。除了他,《點石齋畫報》的作者還有張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符艮心、周慕橋、金耐青、戴子謙、馬子明、顧月洲、賈醒卿、吳子美、李煥堯、沈梅波、王劍、管劬安、金庸伯等。一支不小的畫家隊伍,做成了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業,我們應該記住他們的辛勞,須知我們的祖輩,大多沉迷過他們的筆墨。
大可堂版《點石齋畫報》重印了該畫報所有的作品計十五卷四千餘幅,並增加了若干附圖,對於當時的圖中配文,譯成了現代白話文,還對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作了注釋,成了一個適合在二十一世紀閱讀和收藏的精美版本。大可堂囑我為此書寫一個前言,我雲遊在外,無資料可依,憑印象介紹如上,僅供讀者參考。我希望此書的出版能使更多的人在研究上海近代文化的起源和中國近代文明的嬗變時,增加一份感情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