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

《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

本書作者採訪巨大集團與劉金標10多年,通過敏銳觀察、深度訪談,精心撰寫其創業和發展歷程,用心提煉經營管理思想和創業理念,揭開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幕。

基本信息

版本簡介

作者:魏錫鈴 著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封面封面

出版時間:2009-4-1
版次:1

頁數:169

字數:180000

印刷時間:2009-4-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807293781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很多人都聽過“GIANT”(捷安特),甚至以為這是歐美國家的腳踏車品牌。事實上,“GIANT”是由台資企業——巨大集團所打造的品牌,在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帶領下,成功將“GIANT”推向國際舞台,巨大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腳踏車公司。2008年,產銷腳踏車520萬輛,集團營收達80多億元人民幣。2008年“GIANT”的品牌價值2.82億美元。選騎“GIANT”腳踏車的選手,在2002、2004至2006年四度勇奪環法腳踏車大賽團體總冠軍。
本書作者採訪巨大集團與劉金標10多年,通過敏銳觀察、深度訪談,精心撰寫其創業和發展歷程,用心提煉經營管理思想和創業理念,揭開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幕。

作者簡介

魏錫鈴,中國台灣《經濟日報》資深記者,追蹤報導巨大集團10多年,曾與同仁共同獲得“2001年花旗財經新聞獎”一等獎。

目錄

第一章 不再驛動

插圖插圖

出現人生與事業轉折點
 艱苦的創業歷程
 默默耕耘,等待峰迴路轉
第二章 創業維艱
 腳踏車不繼續踩,一停即倒
 日商拒絕握手
 通宵裝箱,流汗五六年
第三章 台灣第一
 30分鐘的約會
 中國台灣成為腳踏車王國
 出口躍居台灣之冠
 股票上市為重要里程碑
 捷安特市占率持續提升
第四章 自創品牌
 訂單過度集中世穩公司
 世穩公司突轉往大陸投資
 新品牌腳踏車乏人問津
 捷安特造就巨大王國
 GIANT品牌價值2.11億美元
 世穩公司兩度申請破產
 品牌要具有獨特格調與價值
第五章 全球布局
 實行全球運籌分工策略
 赴荷設廠,搶攻歐洲商機
 美國之路荊棘多又多
 首度到東歐考察市場
 投資收益有如金母雞
 贊助車隊的行銷策略
 贊助德國T-Mobile車隊
 TCR碳纖維車是制勝武器
 GIANT品牌與ODM並重
第六章 華東設廠
 修築國際競爭防波堤
 評估決定落腳江蘇崑山
 內外銷並重的經營策略
 選派種子團隊登入打拚
 捷安特品牌成為行銷優勢
 泉新金屬新兵入列
 用伊的土,糊伊的壁
 腳踏車業的未來在兩岸
第七章 大陸商機
 龐大新興市場已形成
 行銷據點近個
 以3個品牌區隔市場
 再派劉涌昌去大陸打拚
 舉辦兩岸萬人腳踏車行
 到成都、天津建立新基地
 電動腳踏車商機可期
 朝在上海掛牌努力
第八章 投資台灣
 總部在大甲的跨國企業
兩岸競合,力求差異化
專注本業,分享市場大餅
巨瀚科技備受注目
世穩GT案,業界損失大
增值減量,順利度小月
整合推展A-Team計畫
導入豐田式生產管理
A-Team之道更加寬廣
第九章 國際競合
不能單看台灣廠的報表
取得日本穗高股權
曾與福特合制電動車
不選頂級對象合作
高盛證券曾為大股東
腳踏車成為台灣標誌
美伊烽火中訪東歐
林信義建議師法巨大
找對的人去做對的事
建構獨特的“GIANTWay”
第十章 創新價值
 舒適車設計突破傳統
引導更多人騎乘腳踏車
一萬美元的TCR紀念車
注重研發,不複製他人
連獲國際或地區性產品形象等獎項
TCR碳纖維車設計受肯定
 申設研發中心獲準
 巨大追求唯一,而非第一
 “歡笑曲線”創造經營價值
第十一章 快意騎士
 騎乘腳踏車,身心平衡
 大力推展腳踏車運動
 希望台灣成為腳踏車島
 讓幹部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業界巨人,謙謙君子
 正派經營,股價穩健
 曾說巨大股價委屈
 獲蔣震傑出企業領袖獎
第十二章 世代合作
 在水都訂創業飛躍計畫
 當年精簡人員見真情
 研讀《傑克·韋爾奇領導詞典》
 英語成為公司語言
 未來的動向受關注
 世代交替的序曲
 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
附錄 巨大集團大事記

章節節選

第一章 不再驛動
1934年7月出生的劉金標,到1972年時,剛滿38歲,正當接近不惑的青壯年紀。那年,對他的事業、後半生,乃至於台灣的腳踏車產業發展,都是關鍵的一年,因為全球最大腳踏車公司由此創立,且將台灣的品牌帶向世界。
其實,劉金標從高工畢業,踏出校門的第一個20年,前後已做過幾個工作、投資一些事業,但還沒有交出真正的好成績。
劉金標生於台中縣沙鹿鎮的商業世家,父親與曾任台灣省議長及台中商業銀行董事長的蔡鴻文,當過4屆省議員、大裕產業公司董事長的洪掛等人時相往來,並投資大裕產業、泉泰食品等。
大裕由中部海線知名的洪氏家族創立,業務包括食品罐頭、麵粉等,在彰化、虎尾、新營及鳳山等地設有工廠,長期經營穩健,曾風光多時;股票上市後,經營權移轉,更名為順大裕,納入廣三集團版圖,但因“廣三案”’下市。
進入社會後,劉金標先到父親參與投資的大裕產業上班,在鳳山、彰化廠服務,前後大約有7年的時間,當過廠長。
離開大裕,他投資螺絲釘、碳酸鈣、電解馬口鐵、木箱事業,也賣過從日本進口的魚精(魚飼料)等產品,但成績不盡理想。後來,在龍井海邊全力投入養鰻事業,不想1969年的中秋節前後,艾爾西及芙勞西颱風接連來襲,堤防沖毀、海水倒灌,他的養殖池連同鰻魚大量流失,損失不貲。
颱風夜,劉金標在狂風暴雨中開車逃離養殖池,回到沙鹿家中,全身幾近癱瘓地呆坐在沙發上,幾乎失去了知覺,心裡直吶喊:“這次,被天公倒去了!”他說,那次實在賠得很慘,家當幾乎都快賠光了。
劉金標之所以養鰻,主要是因為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鰻魚外銷日本行情看好、獲利可期,彰化鹿港籍、曾任台灣區鰻魚輸出公會理事長的蔡能,70年代即有“台灣養鰻大王”稱號。當時彰化、雲林、屏東、宜蘭等地,有不少養鰻池。
本來,養鰻較適合在南部,尤其是屏東地區,天氣較熱,水溫稍高,鰻魚食慾較佳,容易長大,但劉金標考慮屏東太遠,加上哥哥贊成,而選在龍井養殖。如果,當初他南下屏東養鰻,恐怕巨大機械公司的歷史就要重寫了。
龍井養鰻事業結束後,劉金標想養鰻賺的是“天公錢”,看天吃飯的風險很大,加上已沒有多少資金,心灰意冷的他並不想再碰鰻魚。有一天,朋友看他內行,力勸再養,終會有收成,並開出“你專心養殖,我來負責資金”的條件。

盤點關於腳踏車的書籍

希望熱愛腳踏車,熱愛騎行的朋友們一起來完成此次任務,歡迎大家補充詞條,謝謝大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