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此馬非凡馬》

《馬詩二十三首·此馬非凡馬》是由唐代詩人李賀所作的五言絕句。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馬詩二十三首·此馬非凡馬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賀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此馬非凡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猶自帶銅聲。

作品賞析

首句開門見山,直言本意,肯定並且強調詩歌所表現的是一匹非同尋常的好馬。起句平直,並無多少詩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表面上像是重複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馬,這一句是說,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說這匹馬本不是塵世間的凡物。如果這句的含義僅限於此,與首句幾乎一模一樣,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詩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複,那么這首詩就有一半索然無味,沒有價值。但如細細咀嚼,便會發現第二句別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較隱晦曲折。《晉書·天文志》中有這樣一段話:“房四星,亦曰天駟,為天馬,主車駕。房星明,則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聯繫起來,就是說馬的處境如何與王者的明暗、國家的治亂息息相關。既然馬的素質好,但卻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狀況就不言可喻了。這是一種“滲透法”,通過曲折引申,使它所表達的實際意義遠遠超過字面的含義。
三、四句寫馬的形態和素質。如果說前二句主要是判斷和推理,缺乏鮮明生動的形象,那么,後二句恰恰相反,它們繪聲繪影,完全藉助形象表情達意。李賀寫詩,善於捕捉形象,“狀難見之景如在目前”,這兩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寫形,表現馬的處境;“銅聲”寫質,反映馬的素質。這匹馬瘦骨嶙嶙,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裡,它不過是匹筋疲力盡的凡馬,只有真正愛馬並且善於相馬的人,才不把它當作凡馬看待。“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儘管它境遇惡劣,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卻仍然骨帶銅聲。“銅聲”二字,讀來渾厚凝重,有立體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豐富:銅聲悅耳,表明器質精良,從而生動地顯示了這匹馬骨力堅勁的美好素質,使內在的東西外現為可聞、可見、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質”原很抽象,“聲音”也比較難於捉摸,它們都是“虛”的東西。以虛寫虛,而又要化虛為實,的確很不容易,而詩人只用了短短五個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尤其可貴的是,詩歌通過寫馬,創造出物我兩契的深遠意境。詩人懷才不遇,景況淒涼,恰似這匹瘦馬。他寫馬,不過是婉曲地表達出鬱積心中的怨憤之情。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人,人稱“詩鬼”。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時英年早逝。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汲取了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的長處,以豐富的想像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通過凌駕大自然而創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對中晚唐時期的部分詩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