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管四部主任鄧紅國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國際化已經不是一個要不要做的話題,應該儘早過渡到討論如何操作的階段。本書關於在香港設立海外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和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內地離岸金融區的構想,值得考量。
--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龔方雄
·《人生不設限》超級暢銷勵志書>>·《史上最好玩教養法》獨家50折熱賣>>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尋求有助於指導中國離岸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理論規律,並對我國如何發展離岸金融市場作了積極的探索。本書對近兩年來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及離岸金融的相應發展特點給與更多的關注,包括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的不斷推進、歐元的產生、國際監管合作加強、金融創新頻繁湧現以及在此背景下離岸金融的競爭態勢、經營模式、業務結構、風險控制、稅收制度、監管措施等,使一些原本鬆散的、就事論事的觀點上升到了規範和系統的理論研究層面。本書從自然要素、巨觀要素、制度要素以及政策要素等方面對主要的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的發展路徑進行總結,並以形成過程為側重點,通過個案分析,對自然形成和政策推動型離岸金融中心進行比較研究,為我國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鑑。本書對離岸金融市場的研究,一是針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在促進香港人民幣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在探索CEPA逐步落實後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模式和方法;二是針對國內市場,對開展濱海新區的產業、財政和金融政策予以分析,研究天津政策推動型的離岸金融業的發展模式。作者簡介
巴曙松: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還擔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資格評審專家、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並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等職務。2007年初借調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擔任副部長。2008年3月,巴曙松研究員獲得“中國基金業十年特別貢獻獎”。郭雲釗: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兼任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導師,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在讀博士研究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KVB崑崙國際離岸金融項目組:KVB崑崙國際離岸金融項目組由多位活躍於國際金融市場的專家和學者組成。KVB崑崙國際為大洋洲最大華資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離岸金融市場勇於探索前行,率先提出“新華人、新金融”理念,在短短5年內建立了具有現代化水平的跨國金融交易平台,以全球海外華人為主要目標市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中國民營企業進入西方金融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經驗。目前正與天津市政府積極配合,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離岸金融項目。
目錄
第一章國際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狀況概覽第一節離岸金融相關概念
第二節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離岸金融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第四節離岸金融業務工具發展狀況及創新趨勢
第二章離岸金融市場形成機理與發展效應
第一節離岸金融市場形成的理論探討
第二節離岸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理論探討
第三節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的效應
第三章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的發展路徑比較
第一節國際主要離岸金融中心概述
第二節離岸金融中心個案分析
第三節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發展路徑總結
第四章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與監管
第一節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
第二節離岸銀行在近年來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第三節離岸金融市場的監管:各監管主體措施
第四節離岸金融市場的國際監管機構及其合作
第五章離岸金融市場的反避稅及反洗錢措施
第一節離岸金融市場參與者的避稅手段及影響
第二節各國關於離岸金融市場的反避稅措施
第三節洗錢與離岸金融中心
第四節不同類型離岸金融中心反洗錢立法和措施
第六章我國建設離岸金融市場的制度框架設計
第一節我國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的現狀
第二節中國加快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背景分析
第三節我國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制度框架建設
第四節我國離岸金融市場的監管框架
第七章我國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路徑選擇
第一節中國離岸金融市場建設的模式選擇
第二節我國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具體路徑選擇
第三節在海外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
第八章中國建設離岸金融中心的案例設計
案例一天津濱海新區離岸金融中心
案例二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附錄
附錄1:馬來西亞離岸銀行法令(1990年)
附錄2:巴貝多離岸銀行法
附錄3:中國台灣地區的國際金融業務條例
附錄4: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
附錄5:關於發布《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
前言
離岸金融是現代金融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創新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起,離岸金融業一經產生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60年代,資產規模增長了60倍,由1959年的15億美元發展到1969年的900億美元。雖然在80年代中期有過放緩的趨勢,但是2000年以來離岸金融業又重現持續增長的勢頭。自1993年至2005年,全球主要離岸金融中心的跨境資產從3.5萬億美元增長到9.1萬億美元。現在,離岸金融市場不僅是全球金融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逐步與在岸業務融合。據估計,目前全球約一半的金融交易發生在離岸金融市場,集中在離岸金融市場的財富達6.5萬億美元。作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金融自由化潮流的催生物,離岸金融的產生及快速發展有其內在的機制和優勢,離岸金融市場特有的低交易成本和低利息率是其成長的基礎。同在岸市場相比,離岸金融市場多與國內金融市場隔離,業務既不受貨幣發行國的金融法規約束,也不受業務開展所在國金融、外匯政策的限制,交易自由、利率自由、資金進出自由、經營運作十分靈活,使得離岸金融業務具備了成本較低、流動性高、競爭性強等一系列特徵,促進了全球範圍內低成本和高速度的資金流動體系的形成。很多市場人士因此更願意將離岸金融市場看做真正意義或純粹意義上的國際金融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與傳統在岸業務的運行機制有著較大差異,離岸金融市場亦日益成為國際金融鏈上的薄弱環節。
精彩書摘
二、離岸金融市場的特徵除了非居民性和特殊的制度安排兩個最基本的特徵之外,離岸金融市場還有一些其他特點,包括:
(一)融資規模龐大,資金流動性強
離岸金融市場的交易實體一般是銀行、國際性跨國公司、政府機構和世界性組織,小型客戶很難進入,因此從資金交易的規模來看,帶有"批發"的性質。而且,由於同業往來比重大,資金流動主要表現為短期拆借,流動性比較高。1997年底,在國際離岸銀行的總負債中,72.1%期限低於1年,而同一時期在岸銀行為54.9%,離岸銀行的流動性遠遠高於在岸銀行。
(二)自由兌換貨幣
如果在發行國境外經營該國貨幣,客觀上要求該國貨幣能夠自由兌換。如果是在境內經營本幣,由於交易的非居民性,仍然要求該國貨幣能夠自由兌換。
(三)交易和結算具有特殊性
首先,離岸貨幣是藉助於往來運行機制和電子資金劃撥機制實現其調撥運行,離岸資金的持有人所持有的離岸資金始終是貨幣發行國銀行賬目的反映,正因為此,離岸貨幣也被形象地稱為"影子貨幣";其次,由於龐大的離岸金融交易所產生的離岸貨幣的償還和支付,客觀上需要有一個能夠對這些貨幣資金進行清算、能夠提供無限貨幣的系統,具有這種能力和資格的系統只能是貨幣發行國的清算設施,而且離岸貨幣只有在貨幣發行國才具有法定清償地位,所以,離岸貨幣金融交易的清算需通過貨幣發行國進行;最後,雖然離岸資金可以為不同國家的所有人開立的賬戶所持有並自由地在國際間調撥、運用和清償債務等,但離岸資金在國際間運行時本身通常不需要進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