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場銀坑記》摩岩石刻

《金溪場銀坑記》楷體帶隸意,有唐代書法家歐陽洵的書風。碑文刻於五代南唐時的開寶二年(969年),作者為文林郎知場事張惲,主要反映當時人對銀礦生成的認識和金溪開採銀礦的歷史,對研究金溪建制沿革、江西稀有金屬礦產的生成和開採以及南唐歷史等,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金溪場銀坑記》摩岩石刻《金溪場銀坑記》摩岩石刻
位於金谿縣城東門外1.5公里處的羊石山,為不規則三角形巨石,高約2.9米,腰長3.6米,底長4.5米,厚度約1.1米,其中間部分平整出一塊1.35米×1.0米的面積,刻有一道北宋初年冶銀石刻碑記,題為《金溪場銀坑記》。全文195字,字大如拳,楷體帶隸意,有唐代書法家歐陽洵的書風。碑文刻於五代南唐時的開寶二年(969年),至今已逾千年。作者為文林郎知場事張惲,主要反映當時人對銀礦生成的認識和金溪開採銀礦的歷史,對研究金溪建制沿革、江西稀有金屬礦產的生成和開採以及南唐歷史等,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08年3月下旬,金谿縣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金溪場銀坑記》摩岩石刻。羊石山古稱“白面塢”。清代文獻記載:“白馬塢距縣東一里,與金窟並高,有石白色而卓立,號白面虎。南唐李煜開採銀場,上有銀坑記,字劃漫滅。一作白面塢。”這次發現和這一史料相符。據悉,江西有多處礦冶遺址,但發現這種實物性的文字記載尚屬首次。
該縣文物普查人員根據同冶年版《金谿縣志》、《金溪地名志》和金谿縣地質資料等相關資料信息,對距離縣城東門外1—4公里處的寶山進行礦冶遺址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寶山其實是幾座大山的總稱,即金窟山、鐵屎墩、羊石山。其蘊藏貴重金屬礦而稱其為“寶山”。金窟山發現深淺不一的礦洞12個,深的深不可測,淺的2—6米不等,一般為先豎後橫走向;鐵屎墩發現堆積如山的礦渣,礦碴分布範圍達12000多平方米,深11米多,發現爐基6處;並在其後山上發現多處深淺不一,原貌已遭破壞的礦洞及當時礦工的生活用具;在羊石山山腳下,長達400多米處的斷面上,處處可見火燒土及熟土層。而羊石山半山腰有一摩岩石刻,石刻文字清晰地記載了寶山“聿興此坑”的時間為“創於長慶三年”,為其斷代提供了鐵的證據,是否屬於全國最早的煉銀礦遺址有待進一步考證。
專家介紹,碑文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其一,開寶二年金溪還沒有建縣,而稱“金溪場”。其二,金溪場采銀似乎在唐代長慶、寶曆年間已經有過,後乏利而廢,到南唐後主李煜時,於乾德、開寶年間又復始采冶;開寶二年,金溪乃至整個江西省仍屬南唐版圖;其三,反映了遠古以來至宋初時期人們對銀礦生成的認識。
鑒於這塊冶銀碑文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科研價值,已被列為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