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

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 內容簡介

每逢單月的中旬,我總會收到王治河學兄寄來《國外社會科學》,治河兄出國之後,楊雁斌學見也是如期給我寄刊物,每次收到刊物我迫不及待翻閱,閱讀的快感伴隨著我有6年之久……。
我也是一個刊物的負責人,深知在全球化時代和市場經濟的今天,辦一份高質量的學術期刊的艱辛和困難。因此,非常佩服《國外社會科學》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兼收並蓄的學術雅量,尤其令人感佩的是該刊對當代西方學術主流、學術前沿的跟蹤、譯介和評析,其前瞻性非常強。美國的新批評學派認為,讀書要closereading(細讀);魯迅先生認為,讀書要廣泛涉獵,要隨便翻翻。竊以為在知識爆炸和信息泛濫的今天,面對成千上萬的期刊,這兩種方法均需要,但是需要一種辯證的綜合。我閱讀《國外社會科學》就採用這兩種方法,《國外社會科學》每期有許多欄目和文章,信息量非常大,我一般採取隨便翻翻的瀏覽方法。但是,1996年,《國外社會科學》改版,以嶄新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有兩個欄目引起了我的極大熱情和興趣:一個欄目是“百年學術”,另一個欄目是“本期學術人物”。“百年學術”欄目一般是邀請國內社會科學某個學科的專家撰文,不僅介紹、評析西方這一學科百年的歷史沿革、內在特點、重要學術人物、學術成果,而且歸納、總結、展望該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對未來的深遠影響。“本期學術人物”一般是每期介紹一位當代西方學術大師、大家,如已經介紹的法國後現代主義大師福柯、利奧塔、拉康、德勒茲等;這個欄目辦得非常有特點,一般是精選這些大師、大家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翻譯出來,並請國內對這些人物有研究的專家學者針對這些文章而又不拘泥於這若干篇什,進行多維度的介紹、分析和評點,這不僅使讀者能領略、欣賞到這些大師的原著的精彩和美妙,而且還能使讀者儘快把握其人的學術主旨、學術地位和對當代世界的深遠影響。這兩個欄目我不僅closereading,而且還介紹給我的同事、朋友,深得他們的喜愛。
我認為,出書與辦雜誌是可以相通和優勢互補的。書,便於收藏,而且讀者面比較廣,影響比較大,但是出版周期相對比較長。雜誌,出版周期相對較短,有穩定的讀者群,但是不便於查閱和收藏,影響面也相對來說比較小。如果書與刊結合起來,就會如虎添翼,魚與熊掌兼得矣!在一次與《國外社會科學》副主編楊雁斌學兄閒談時,說起此事,深得楊兄讚許,並惠贈1995~1998年合訂本,囑託我把這兩個欄目抽出來,進行策劃加工。歷時半個月時間,在反覆閱讀這兩個欄目的基礎上,根據這些學術流派、學術人物的影響的大小,與楊兄商議,初步把這兩個欄目的文章編輯成了三本書的目錄。楊雁斌教授及《國外社會科學》的同志們做了大量編輯加工,使這些文章日臻完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謝壽光同志欣聞此事,非常欣賞,表示願意出版。出版社程曉燕女士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深表謝意!
楊雁斌學兄邀我與他共作這套叢書的編選人員,盛情難卻。說起來實在是慚愧,我只是出了一個點子,絕大部分工作是雁斌兄和(國外社會科學)的同志做的,在這裡必須說明。“鸚其鳴矣,以求友聲!”誠懇地希望能得到讀者和方家的批評指正!
薛曉源
1999年8月11日

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 本書目錄

後現代主義大師弗朗索瓦・利奧塔
原著導讀
秦喜清
元敘事的危機與知識分子的墳墓
――評利奧塔的知識分子理論
肖鷹
目擊時間的深淵
――利奧塔美學評述
戚吟
走向後現代之路
――評利奧塔的《漫遊:法則、形式和事件》
〔荷〕W.V.雷傑D.維曼
利奧塔訪談錄
精品賞析
〔法〕J-F.利奧塔
重寫現代性
――評利奧塔的知識分子理論
後現代主義大師米歇爾・福柯
原著導讀
於奇智
福柯其人其文
智河
福柯系譜學述評
〔法〕E.G.努揚
作為系譜學的歷史:福柯的歷史方法
〔法〕P.維恩
福柯的最後歲月和他的倫理學
精品賞析
〔法〕米歇爾・福柯
生存的美學
〔法〕米歇爾・福柯
文學的功能
後現代主義大師吉爾・德勒茲
原著導讀
於奇智
後現代思想家吉爾・德勒茲
精品賞析
〔法〕吉爾・德勒茲
文學與生命
後現代主義大師雅克・拉康
原著導讀
方漢文
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的理論
褚孝泉
穿越拉康的魔鏡
精品賞析
〔法〕雅克・拉康
鏡像階段
――精神分析實踐中所揭示的“我”的功能構型
後現代主義大師大衛・霍伊
原著導讀
萬象客
霍伊對哈貝馬斯的批判
精品賞析
〔美〕大衛・霍伊
批判的抵抗
――福柯和布迪厄
〔美〕大衛・霍伊
貓頭鷹與詩人
――海德格爾對黑格爾的批判
〔美〕大衛・霍伊
後現代主義:一種可供選擇的哲學
社會學大師皮埃爾・布迪厄
原著導讀
蕭俊明
布迪厄的實踐理論與文化再生理論
周憲
文化工業一公共領域一收視率
――布迪厄的媒體批判理論
精品賞析
〔法〕皮埃爾・布迪厄
《理論理性批判》導論
後殖民主義理論大師愛德華・薩伊德
原著導讀
戴從容
從《東方主義》到《文化與帝國主義》
――愛德華・薩伊德後殖民主義理論概述
精品賞析
〔美〕愛德華・薩伊德
東方不是東方
――瀕於消亡的東方主義時代
文化人類學大師理安・艾斯勒
原著導讀
黃紀蘇
艾斯勒的《神聖的歡愛:性、神話、肉體的政治》評介
〔美〕D.羅伊
理安・艾斯勒
――她的著作及她的影響
精品賞析
〔美〕理安・艾斯勒
新的夏娃和新的亞當:勇於質疑,敢於選擇,善於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