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適應氣候變化的建築
作 者:(英)史密斯 ,邢曉春 譯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5-1
ISBN:9787112105670
開本:16開
定價:59.00元
內容簡介
《適應氣候變化的建築》一書的再版增加了關於風力發電、家庭節水、太陽能熱能發電的新內容以及全世界範圍內的案例研究,鼓勵讀者思考建築設計的新方法,將基於礦物的能源需求減少到最低限度。
作者簡介
彼得·F·史密斯教授,是英國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所的特別教授。也是里茲大學建築學院的名譽教授。曾經長期從事建築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自從1986年受邀擔任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環境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後。開始從事建築環境與能源的研究。2001年擔任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副主席兼可持續發展部部長。負責可持續建築設計在英國的推廣工作。史密斯教授在這一領域的其他著作有:1997年與A·C·Pitts合著的《實踐概念——能源》(ConceptsinPractice—Energy)(Batsford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建築生態改造——住宅節能和產能指南》(Eco—Refurbishment—Aguidetosavingandproducingenergyinthehome)(ArchitecturalPress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尖端可持續性——新興低能耗建築技術》(SustainabilityattheCuttingEdge—EmergingtechnologiesforlowenergyBUIldings)(第2版,ArchitecturalPress出版社)。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致謝
緒論
第1章 氣候變化——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
第2章 預測
第3章 再生能源技術——海洋環境
第4章 再生能源技術——更廣泛的種類
第5章 住宅中的低能耗技術
第6章 保溫
第7章 住宅中的能源
第8章 先進的超低能耗住宅
第9章 獲取風能和水資源
第10章 既有住宅:挑戰和機遇
第11章 非居住建築中的低能耗技術
第12章 通風
第13章 能源的選擇
第14章 照明——天然採光設計
第15章 照明——及人為失誤
第16章 警戒事項
第17章 生命周期評估和循環利用
第18章 先進技術的案例研究
第19章 一體化區域環境設計
第20章 美國的觀點和實踐
第21章 新興技術和未來前景
附錄1可持續設計的關鍵指標
附錄2 面向設計師的可持續課程大綱
專業辭彙對照
譯後記
媒體評論
“由彼得·史密斯這樣的權威人士撰寫的這本書很受歡迎,並且值得一讀,其200多頁的內容涵蓋了豐富的信息。”《建築實錄》(ArchitecturaIRecord)
“本書的確以一本書的容量包含了兩本書的內容,既包括了對於能源與氣候的深度研究和冷靜的回顧,也結合了在如何達成建築節能的全面闡述。其內容之新穎令人難以置信……假如預算只能買一本書,那就是這本《適應氣候變化的建築》。”《建築設備工程研究與技術學報》(BuiIdingServicesEngineeringResearchandTechnologyJournal)
“這是一本重要的讀物,尤其是通過本書的闡釋,我們對於可持續建築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羅傑斯勳爵
“由於生態可持續性的內容已經包含在所有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認證的建築學專業課程中,這本書既可以成為建築系學生的基礎讀物,同時也會吸引在這一領域尋找易於理解的‘實用指南’的執業建築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前任主席保羅·海厄特(PaulHyett)
試讀章節
第1章 氣候變化——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
氣候改變作為現實,正日益獲得廣泛認可,而關鍵問題是:這究竟是在漫長的地質氣候記錄中的一系列氣候變遷的自然過程呢?還是由人類活動所致?如果我們持前一種觀點,那么我們所能做的便是盡最大努力適應氣候變化的反覆無常。而後一種觀點,如果我們承認氣候改變主要是由人類引起,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能夠為此做點什麼。
全球氣候科學家達成廣泛共識,即目前所掌握的氣候變化的確鑿證據表明,其90%應歸因於人類活動,並且主要是通過燃燒基於礦物的能源。這足以使我們相信,人類行為也能夠最終阻止全球變暖的進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一旦理解了這些問題,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便是開發再生能源資源,並且以生物氣候學的原則進行建築設計。本書第一部分的目的正是激勵這一責任感,然後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闡述了必將出現的一種建築形制。這種建造模式將成為一場更為廣泛的戰役的一部分,來逆轉《啟示錄》中所預言的災難性氣候變化。
碳的循環
碳是地球上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碳的化合物構成了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主要成分。大氣層中的碳化合物,在保證地球有足夠的溫度以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