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嚮慕尼黑的六座墳墓》

《通嚮慕尼黑的六座墳墓》

《通嚮慕尼黑的六座墳墓》是一部黑色、生動的小說,讀來引人入勝,難以釋卷。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作者:馬里奧·普佐(MarioPuzo),楊振同著楊振同譯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082612
出版時間:2010-09-01
版次:1
頁數:207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小說>綜合

編輯推薦

這部小說系普佐完成他的傑作《教父》僅一年前所作。當時以筆名馬里奧,克萊里出版,只到最近才重見天日。《通嚮慕尼黑的六座墳墓》凝聚了馬里奧·普佐這位小說巨匠所有的特色。《教父》作者馬里奧·普佐重見天日傑作。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熱賣中>>

內容簡介

七個蓋世太保軍官對麥可·羅根上尉實施酷刑,把他丟在死人堆里等死,並殺害了他懷有身孕的妻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對羅根實施酷刑的那七個人有的逃向了社會主義陣營,有的逃向了資本主義陣營,都過上了新的生活。然而,羅根活了下來。他受傷之嚴重,令人觸目驚心,他用了這中間十年的時間謀劃如何實施他的復仇計畫。羅根必須找到那七個納粹分子的下落——他們當中有的人已經有了新的身份,但所有的人都在竭力掩蓋他們那罪惡的過去。使問題更為複雜的是,他邂逅了美麗動人的羅莎莉,並對她一見傾心。羅根是應該繼續實施復仇計畫呢7還是要為了幸福而放棄復仇?

作者簡介

馬里奧·普佐(1920-1999)美國當代著名作家,小說《教父》的作者,1967年,他以筆名馬里奧·克萊里出版本書《通嚮慕尼黑的六座墳墓》。1969年,他的代表作《教父》出版,引起巨大反響,使他立即名利雙收。在紐約,連續六十七周《教父》都名列“最暢銷書”的榜首。平裝本的《教父》於1970年出版後,第一年就發行了六百萬冊。1972年,他和好萊塢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合作,把該書搬上銀幕。馬里奧‘普佐親自操刀,改編劇本,由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主演,獲得巨大成功,囊括了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劇本三項金獎。數年後,好萊塢推出《教父續集》,又獲得了六項奧斯卡金像獎。隨著電影的巨大成功,小說陸續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並成為暢銷書。

媒體評論

“一炮走紅,令人稱奇。”
——星期六評論
“該書的敘述有著偵探小說那令人盪氣迴腸的驅動力……閱讀時您一定不忍釋卷,您會發現很難不在夢中夢見它。”
——《妞約時報》
“一部完完全全不可思議的小說。”
——《洛杉鞏時報》
“我十七歲時寫了第一個短篇小說,又寫了十幾個短篇,才被刊用。所幸這些小說大多都已遺失。我就轉向劇本創作,但寫出的劇本更是慘不忍睹。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我二十八歲那年,終於開始創作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立即就知道了,這就是我後半生想從事的事業。”
——馬里奧·普佐

精彩書摘

羅根轉身朝那個聲音望去,在黑暗之中微微一笑。他記得那個聲音。過了十年了,那個聲音並沒有改變。那是一個胖乎乎的、令人窒息的巴伐利亞人的聲音。那厚重的嗓音透著假情假意。羅根迅速朝那個聲音走過去。他打開夾克衫,扣開一個皮扣子,扣子上拴著他那把沃爾特牌手槍的挎肩皮套。他用另一隻手從夾克衫衣兜里掏出消音器,攥在手裡,就像是攥著一個菸斗。轉眼間他就到了那張桌子前,來到那張他永遠也忘不掉的面孔前面,正是因為記著那張臉,他才活過了這十年。
他聽得沒錯,就是那個聲音;就是卡爾·普凡。這個德國佬的體重肯定增加了五十磅,頭髮差不多掉光了,只有幾綹金髮在油光可鑑的頭頂上橫七豎八地擺放著;不過那張嘴還是那么小,那么殘酷,跟羅根記憶中的一模一樣。羅根在旁邊的一張桌子邊坐下,要了一杯酒。等到屋子裡的燈都熄滅了,那部黃色電影又演了起來,他悄悄地把那把沃爾特牌手槍從皮套里掏出來,手一直放在桌子下面,把消音器裝到槍筒上。手槍失去平衡向下壓去,在五碼以外開槍就不準了。羅根朝右邊欠欠身,拍了拍卡爾·普凡的肩膀。
那個令人生厭的腦袋轉過來,明晃晃的禿頂斜了一下,那個假情假意的聲音說:“喂,我的朋友①,你想乾什麼?”這個聲音,羅根在夢中一直聽了十年。
羅根聲音粗啞地說:“我是你的一個老同事。一九四五年四旬齋前的星期一,在慕尼黑的司法大廳。我們可是做過一筆生意的。”卡爾·普凡的心思還在電影上,兩眼轉過去朝明亮的銀幕看去。“不,不,不可能的,”他不耐煩地說,“一九四五年的時候,我在為祖國效力服兵役。我是戰後才開始做生意的。”那時候你是個納粹分子,”羅根說,“你是個施刑者……你是個劊子手。”他頭蓋骨里的那塊銀片又在隱隱作痛了。“我的名字叫麥可·羅根。我當時在美國參謀部工作。你現在想起我了吧?”卡爾·普凡那肥大的身軀很快轉過來,手裡的酒杯摔碎了,兩眼透過黑暗盯著羅根。這個德國佬壓低聲音威脅道:“麥可·羅根死了。你想從我這兒要什麼?”
“要你的命,”羅根說。他“呼”地一下從桌子下面拿出那把沃爾特牌手槍,壓到普凡的肚子上。他扣動了扳機。隨著子彈穿透的力量。這個德國佬的身軀抖了一下。羅根重新安好消音器,又開了一槍。普凡臨死前悶聲悶氣地叫了一聲,但那叫聲被響徹整個夜總會的哄堂大笑淹沒了。銀幕上正演著一幕滑稽的勾引戲。
普凡的身體撲倒在桌子上。要等到電影結束,人們才會發現他被殺了。羅根把消音器從手槍上取下來,把槍和消音器放進夾克衫口袋裡。他站起身,悄悄地穿過黑黢黢的夜總會。那個梳著金色辮子的看門人朝他敬了個禮,吹口哨叫來一輛計程車,但是羅根把臉扭向一邊,沿著林蔭小徑朝河邊走去。他沿著河邊走了很久。直到他那突突直跳的脈搏慢了下來。在德國北部那冰冷的月光下,被擊毀的潛水艇圍欄和銹跡斑駁的潛水艇使人回想起那可怖的戰爭惡魔。卡爾·普凡死了。撂倒兩個了,還要幹掉五個,羅根惡狠狠地想。到那時。十年的噩夢就得到報償了,他就可以和他頭蓋骨里的那塊銀片和平共處了;就可以使克里斯蒂娜那永不停歇的尖叫安歇了,那尖叫聲叫著他的名字。
·收起全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