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儲邕之武昌》

《送儲邕之武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送別詩之一。

作品原文

送儲邕1之武昌2
黃鶴3西樓月,長江萬里情。
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
湖連張樂4地,山逐泛舟行。
諾為楚人重5,詩傳謝脁清6。
滄浪吾有曲7,寄入棹歌聲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儲(chǔ)邕(yōng):李白友人。
武昌:唐屬江南西道鄂州,即今湖北鄂城縣。
黃鶴: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之黃鶴樓。《潛確居類書》:黃鶴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黃鵠山。昔仙人王子安騎黃鶴憩此,地誌云:黃鶴山蛇行而西,吸於江,其首隆然,黃鶴樓枕焉。其下即黃鶴磯。
張樂:奏樂。《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謝胱《新亭渚別范零陵》:“洞庭張樂地,瀟湘帝於游。”
諾(nuò)為楚人重:《史記·季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詩傳謝脁(tiǎo)清:謂謝脁詩以清麗著名。《南齊書》:謝朓善草隸,長五言詩,沈約常云:“二百年來,無此詩也。”
滄浪曲:即《滄浪歌》。《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又見《楚辭·漁父》。此言自己高潔其志,不與世同流合污。
《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

白話譯文

黃鶴樓西天的月亮,長江萬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風三十多次去了又來,這些年裡我徒然懷念著武昌城。
來送你,分別實難,舉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山崖追逐著流蕩的行舟,湖水連著黃帝置樂的洞庭。
作為楚人,你最重視自己的諾言,你的詩也如謝脁一樣清麗。
我也有一曲《滄浪歌》,一邊行船,一邊吟唱。

創作背景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云:此詩於上元元年(760)春季,李白游巴陵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誠摯的。他在《贈汪倫》中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水深千尺”來反襯情誼的深厚。詩中“黃鶴西樓月”,寫得江天一色,風清月朗;這首詩用“長江萬里情”則用來反襯詩人送儲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尋味。
武昌是儲邕曾游之地,卻已有三十年的暌違。李白夜深懷友不眠,從西窗望見:黃鶴樓的月色,武昌城的煙樹,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儲邕交遊的情景,故說“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寫得時光流轉,故地縈懷。在李白詩中,描繪了黃鶴樓迷人的景色:風清月淡,樓月照人,長江滾滾東去,白雲飄飄遙空,徘徊在人間城郭。這個仙人騎鶴騰飛之處,已有三十個春秋不曾重遊。李白將儲邕欲往游的激情,巧妙地表達了出來。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描繪出一幅友人儲邕離別詩人到武昌的傷感惜別景致。“難為別”,意寓以離別為難。“惜未傾”,意寓惜別情深,頻頻勸酒,以不忍舉起酒杯一下子喝空為惜。
“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黃帝張鹹池曾在洞庭上置樂,所以謝脁詩云:“洞庭張樂地。”舟行處會途經多座山,好像眾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儲邕前往武昌,途經“張樂地”,也是說其所途經的地方。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借用楚人重諾言、詩如謝脁般清麗來寄寓詩人送別時的祝托話。楚人語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所以曹丘生游揚季布之名於天下。謝脁字玄暉,有美名,昔日曾經游楚賦詩,至今傳頌謝脁的詩極為清麗。可見李白與友人儲邕之間情意的深切。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借用《滄浪歌》典故,來寄寓出詩人不忘武昌之情,也充分表現了李白待人至誠,言自己高潔其志,不與世同流合污。正如《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此詩的前四句,主要是說因送朋友而引起對武昌的懷念,中間四句是寫與儲邕的惜別之情,末後四句是送別時的祝托話。此詩全幅結體飄逸秀麗,自然渾成,情趣盎然。以古風起法運作排律,表現了詩人對武昌的懷念和對儲邕的留戀。

名家點評

南宋詩論家嚴羽云:前兩句,一字非類,而錯揉成對最新,不獨情境之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