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獄犯程漢華接讀愛人劉如蓮來信,悉母親已死,伊人亦賣身葬兄,於動亂中隨主人遠去。是時桂林淪陷,監獄緊急疏散犯人,漢華獲釋,遂前赴雙親墳前憑弔, 因此勾起回憶。
漢華與肥仔劉本肄業於電化工程研究院,為校長賞識, 得介紹成為技工。無奈縣長從中作梗,二人遂告失業。為補家計,漢華迫得與肥仔劉的胞妹如蓮到土豪老太爺家中打工。
誰料華父突染急病,漢華欲借薪療父,卻被辭退. 及至父親病危,漢華潛回老太爺家中行竊,但失手被捕,老太爺對如蓮早有覬覦之心,乘機迫她就範,幸漢華姐姐及時解圍。如蓮脫身逃去,華姊反而被禁錮,卒跳樓自殺以保清白。
漢華獲釋後返家,見母因哭泣多日而失明,復聞姐姐跳樓噩耗,怒火中燒,決心與老太爺算帳。後得愛國份子相助,揭穿縣長與老太爺舞弊之勾當,漢華並得手刃仇人,為姐報仇。漢華雖誅惡有功,但有違法紀,終亦被判徒刑。
發行公司
友僑影業公司
製作團隊
龍圖 .... 導演
曹達華 .... 製片人
龍圖 .... 編劇
梅友卓 .... 監製
黎寶銘 .... 原著
崔子俠 .... 攝影
洪正卿 .... 錄音師(收音)
導演簡介
龍圖國家一級導演。男,苗族。1942年生,湖南省常德人。196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九三學社成員。陝西省廣播電視學會理事,陝西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曾先後擔任話劇、歌劇導演及廣播劇編導。1984年後供職陝西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任電視劇導演。截止1999年,龍圖執導了話劇、歌劇、廣播劇近30部,電視劇50餘部(集)。其中電視劇主要有:連續劇《花園街五號》、《戰場·情場·市場》、《淨土》,電視音樂故事片《蘭花花》,以及大型室內劇《半邊樓》等。其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大獎。
龍圖雖出生於書香門第,但因少年時家境貧寒,輾轉進入遼寧實驗中學寄讀。遼寧實驗中學的蘇式教育體制,開拓並造就了他全方位的藝術才華。在著名演員李默然的影響和鼓勵下,少年多夢的龍圖放棄了當作家、詩人、音樂指揮家的一個個志向,毅然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他憑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質樸無華的天真,贏得了主考阮若珊教授的青睞,在上千位考生中脫穎而出,名列榜首。
五年寒窗,龍圖面臨畢業分配。他在畢業分配志願表上僅有的三個空欄中,毅然清一色地填上了:“服從祖國分配”三行大字。就這樣,龍圖被分配到了甘肅省張掖地區文工團。
“文革”中,龍圖蒙冤入獄,九死一生。五年刑滿歸來,竟落得被社會拋棄,而不得不苟存於社會底層。但他卻積蓄了一個藝術家最為珍貴的人生體驗。
1978年,龍圖冤案得以平反。他又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異成績,考入母校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師資進修班。1979年,正當龍圖拿到新中國第一批留美戲劇博士研究生資格認定書的時候,張掖地區文工團因無導演而陷入癱瘓,急切動員龍圖重返張掖。面對留美與回團,龍圖沒有耿耿於冤獄留下的傷痕。在人生第二次重大抉擇的關頭,他再次服從西北文化事業的需要,悄然重返河西走廊。
回團後,龍圖一手狠抓表演訓練,一手引進優秀劇目,使原先只能演出歌舞的文工團,轉而成為以話劇、歌劇為主的表演團體。《雷雨》、《報春花》、《救救她》、《小二黑結婚》、《貨郎與小姐》等一批話劇、歌劇相繼巡迴上演,轟動了全省,使這個年輕的文工團進入鼎盛時期。
1981年,龍圖調往西安,在陝西人民廣播電台、陝西電視台開始了他全新意義上的導演生涯。一個人的痛苦、曲折的經歷,必然折射出耀目的光環。八十年代的十年,龍圖攥得很緊,一部部作品相繼問世。在陝西人民廣播電台的三年,龍圖編導廣播劇十餘部,每年都有他的作品被評為省台優秀節目獎。在成績面前,龍圖不滿足。他爭分奪秒地工作,以搶回被奪去的青春。他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大展宏圖。
1984年,龍圖調入陝西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從事電視劇導演工作。剛剛踏入電視台大門,他便接受了合作執導十集電視連續劇《花園街五號》的任務。在《花》劇中,他承擔了全部“戲”的任務,從演員遴選,到角色把握、人物塑造、現場排戲,他一包到底。著名演員李炎說:“龍導把握人物的功夫非常紮實,我們演員受益匪淺。”《花》劇的成功,其中突出的一點,是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擺脫了以往“只見鏡頭,不見人物”的幼稚狀態。這與龍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1985年,龍圖獨立執導了風格獨特的電視音樂故事片《蘭花花》。該劇取材於膾炙人口的陝北民間傳說,表現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山村女子不懼強暴,為追求自由和愛情而殉身的動人故事。龍圖在《蘭》劇中大量運用陝北民間音樂素材,把民間音樂和民間傳說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音樂的敘事、抒情功能和劇情的展開融為一體。在探索“電視音樂故事片”這一特殊樣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蘭花花》獲得首屆“大西北優秀電視劇回顧獎”。發行海外,受到海外華人的普遍讚譽。
龍圖的代表作,當屬1992年攝製的大型室內電視連續劇《半邊樓》。當龍圖第一次看到《半邊樓》文學劇本時,便情不自禁地燃燒起創作的衝動。作為知識分子的一員,對知識分子題材的情有獨鍾,使龍圖暗下決心,寧肯“脫幾層皮”、“掉幾斤肉”,也要把《半邊樓》“蓋”得結結實實、漂漂亮亮。在開機儀式上,龍圖曾當著陝西省廣電廳、陝西電視台領導語出驚人地誇下海口:“要讓《半邊樓》坐落在高高的領獎台上”!
龍圖說到的,他做到了!《半邊樓》獲得中宣部1992年度精神產品生產“五個一工程獎”;接著,又一舉奪得第十三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一等獎!該劇同時獲得優秀編劇獎、優秀錄音獎和優秀男配角提名獎。
《大眾電視》載文稱《半邊樓》“在藝術、技術上一下子爬了一個台階,上了一個檔次,開創出大陸第二代室內劇,……《半邊樓》的出現,將在室內劇的藝術、技術上產生脅迫力,凡達不到此水準,則無法進入到精品行列。”
龍圖的論文《室內劇初探》發表於《當代電視》雜誌1993年第九、十兩期(連載)。該文曾獲陝西省1993年廣播電視優秀論文獎。
龍圖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有機會拍攝一部反映苗族同胞現實生活的電視連續劇,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向苗族同胞獻上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