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美國小說家(兼有愛爾蘭國籍)科倫·麥凱恩的新作。場景設在一九七四年八月某日的紐約曼哈頓。那是水門事件欺詐橫行、越戰美軍死傷慘重的年代,也是世貿中心落成典禮的第二年。那天早晨街上行走的人們,驚奇地發現一位男子在世貿中心南北塔樓問的鋼索上,行走蹦跳,悠遊自得。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在一個夏末的晨光里,下曼哈頓的人們鴉雀無聲地站著,難以置信地盯著世貿雙子塔。這是1974年8月,一個神秘的走鋼絲者在雙塔之間,在離地四分之一英里處,跑著,舞著,跳著。在下面的街道上,芸芸眾生的平凡日子,也為之不凡起來。暢銷小說作家科倫-麥凱恩以其如椽之筆,將紐約城和紐約人,以人們未曾見過的方式,聯繫到一起。《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捕捉到了過渡時期的美國精神:非比尋常的希望,還有回首當中,那令人心碎的純真。此書也喚醒了我們對於小說的認識,讓我們看到小說可以達成怎樣的成就,形成怎樣的衝擊,實現怎樣的療治。

內容簡介

通過巧妙的構思和多變的視角,小說又把目光從雲層高空轉向地面仰視的人群。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他們心靈孤獨,嚮往交流,尋求救贖。小說既是一幅七十年代紐約社會的生活畫卷,也可看做是預示今日美國現實的寓言佳作。

作者簡介

科倫·麥凱恩,1965年2月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後移居美國。他的主要作品有《卓麗》《舞者》《這個國家的一切都必須》《光明那面》《歌犬》和《在斯盧·布萊克河上捕魚》等。《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獲2009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

目錄

觀者噤聲
第一卷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歡這裡
米羅米羅牆上掛
愛的恐懼
讓那偉大世界永遠旋轉而下
第二卷
標籤
乙太網
這個家是海馬造
變化的刻槽
第三卷
零件中的零件
分幣
哈利路亞齊歡呼
第四卷
向著大海咆哮而去
作者後記

前言

二○一○年初,我有幸訪問中國,度過了一段令人異常激動的時光。我有幸漫步在紫禁城的後宮小徑,或是徜徉於寫滿歷史的大道,當然,和其他遊客一樣,我還去長城待了一個下午。在成都,我行走在大地震留下的悲傷之中。我與人聊天,聽人講故事,踢毽子,深夜逛酒吧,去廟宇閒坐,清晨我還會聽到街道清潔工唰啦啦的掃地聲,我盡情吸收著這一切,接納一個異地所賦予的新體驗。
多年來我一直是一個旅行者。若有機會進入新的國家,體驗其生活,縱然來去匆匆,於我而言也是再歡喜不過的事情。中國向我開放著自己——開放著它的景象,氣息,熱情,還有幽暗。然而,作為一個旅行者,人們也總知道這體驗的短暫。我們無法進入其文化最為核心之處。我們也會意識到,自己最終會離去。我們無需顧及當地居家之柴米油鹽。我們可以觀察,而無需參與。即便參與也不過是短短一瞬,雖然那記憶是永恆的。
這也便是作品被譯成外文的榮幸之所在。一個作品被翻譯後,便有了新的生命。它會峰迴路轉,另成蹊徑。譯作參與文化。讀者得之,讀之,改之,並由著它進入新的方向。書的生命在於被人閱讀。因此,對我來說,現在我好像在以一種煥然一新的方式,再次進入中國。藉助此書,中國讀者也能來紐約,遊走在我筆下的街道上,我也得以和他們一起遊走,因為我作品的闡釋,是要靠他們來完成的。對我來說,這是寫作人生最令人激動之處。一個讀者可以把我的作品拿去,自己去擁有。他們或許喜歡,或許不喜歡。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實質上讓我的小說有了新的國籍。這是一種大旅遊。它讓我們的生命紮根,同時又獲得釋放。這就仿佛是在做一隻飛鳥,同時又是一位鳥類學家。
而今的作家,背景常不限一地,這也是一幸。我出生在愛爾蘭,住在紐約,寫著想像中的別處。我有雙重國籍。但我的書國籍更為多重。感謝外國出版商、譯者和愛爾蘭文學交流會等機構,我現在可以遊歷到一些完全不同的地方。我扣好我的文字之靴,背上我的文字行囊,登上句子之舟,但願它們能將我帶往某個值得一去的地方……
就這樣,我重返中國了——這是何等的喜樂啊。但願讀者也一樣,去探索去遊歷我所講述的紐約。
科倫·麥凱恩
二○一○年六月

精彩書摘

我和弟弟科里根最喜歡媽媽的一點,是她的音樂才華。我們都柏林家裡的客廳里,媽媽在施坦威鋼琴的頂上總會放著一個小收音機。星期日下午,我們會用收音機搜台,什麼都搜,愛爾蘭廣播電台和英國廣播公司,然後她會把鋼琴上了漆的頂蓋打開,裙子掀開蓋到木頭琴凳上,然後根據記憶彈出她聽過的那些曲子:即興演奏的爵士樂,愛爾蘭民謠,如果我們台找對了的話,還會有老豪吉·卡麥可的曲調。母親的手以前骨折過多次,不過琴仍能彈得如行雲流水。我們從來不知道骨折的原因,這方面我們沒問,她也不說。一曲終了,她會輕輕揉搓腕背。我常常想像那些音符的顫音,從她的骨問穿過,越過骨裂,前後銜接自如。多年後,我坐在博物館裡的那些下午,回想起那些光灑在地毯上的時刻,仍覺身臨其境。有時候,母親伸出雙臂,從我們倆身後摟過來,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鏗鏘有力地擊琴鍵。
那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那時窗外的噪音主要是風聲和海潮聲,我估計那時候,像我們這樣對母親的尊敬,已經不怎么時髦了。換作別人,或許會去想那些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想到那些橫亘在我們和她之間的悲傷,不過事實上我們很喜歡在一起,尤其是星期日,當那灰白的雨飄落在都柏林灣,當那清新的風吹向窗台的時候。
我們在桑迪蒙特的家正對著海灣。我們有一段短車道,上面長滿雜草,還有一個方形的草坪,圍著黑色的鐵欄桿。過了馬路,我們就可以站到彎彎的海堤上,遠眺海灣。路的盡頭,長著一片棕櫚樹。這些棕櫚樹站在路的盡頭,比其他地方的棕櫚樹更矮,更顯得發育不良,不過那種異國情調還是有的。它們就好像是被人請來,到都柏林來看雨一般。科里根坐在牆上,腳後跟在牆上踢著,眼睛從平平的海灘看過去,看向那大海。我本該知道,即使在那時,他的心裡都揣著大海,遲早是要用什麼方式離開的。海潮悄悄過來,海水漲到他的腳前。晚上,他會沿著馬路一直走,走過圓碉堡,走到那被遺棄的公共澡堂,在那裡的海堤頂部走著,伸開雙手保持著平衡。
周末的早晨,我們與母親一起散步,淺淺的海潮剛沒過腳踝,一回頭,能看到成排房屋、高塔,還有煙囪吹出的狀若頭巾的黑煙。電站兩個巨大的紅白相問的煙囪,打破了東邊的地平線,除此之外,視線里是那柔和的彎彎海岸線,海鷗在空中飛翔,郵船駛出了鄧萊里,地平線上白雲匆匆掠過。退潮後,沙上呈波紋狀,有時候可以在上面走上四分之一英里,中間路過一個個水窪,零碎的舊垃圾,長形的剃刀貝,還有舊床管子。
都柏林灣潮來潮往都是慢悠悠的,就像被它如馬蹄狀包在中間的城市,不過這一切說變就變,讓人措手不及。時不時會有大風暴,那潮水會猛衝過來,砸著這防波牆。大海來了,便會有所留下。有鹽會凝結在我家的窗戶上。門環生了銹,成為紅色。天氣惡劣的時候,科里根和我就坐在樓梯上。我們的父親,一位物理學家,幾年前就離開了我們。每個星期,我們都會收到一張支票,郵戳顯示支票來自倫敦。從來沒有隻言片語的來信,就一張支票,從牛津的銀行開出。支票在空中旋轉著,然後落地。我們跑過去將它交給母親。母親將信封放在廚房窗台的花盆下,次日它就不見了。大家再也不說什麼別的。
父親留下的另外一個印跡,就是媽媽臥室衣櫥里的那些舊西裝和褲子。科里根將門打開。在黑暗中,我們坐著,靠著粗糙的木隔板,腳踩進父親的皮鞋,讓他的袖口碰到我們的耳朵,感受他袖口紐扣的冰涼。有天下午,母親在這裡找到了我們,我們正穿著爸爸的灰西裝,袖子卷著,褲子用鬆緊帶固定在我們身上。我們穿著他那碩大的粗革拷花皮鞋,在作行軍狀,突然她進來了,在門口傻住了,除了那散熱器的滴答,屋子裡鴉雀無聲。
“嗯,”她說著,跪在我們面前的地上。她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不過似乎帶著痛苦。“過來。”她吻了我們倆的臉頰,輕輕拍了拍我們的屁股,“一邊去吧。”我們匆匆脫了父親的衣服和他的鞋子,任由它們堆在地板上。 那天晚上,我們聽到衣架子碰撞的聲音,她在掛這些外衣,然後又重新再掛。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