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是元代王旭所作的踏莎行(詞牌名), 此詞筆調生動活潑,語言平易自然,不事雕飾,意趣橫生。


概述

【詞牌】踏莎
【詞題】雪中看梅花
【朝代】元
【作者】王旭

原文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兩種風流,一家製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注釋

①風流——風度、標格。
②一家製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產物。
③萼——花萼。這裡指的是花瓣(因押韻關係用“萼”字)。
④細看不是雪無香——仔細一看,不是雪花,因為雪花沒有香氣。
⑤著(zhāo)——等次。
⑥散彩——放射出光彩。
⑦簾——窗帷。最後兩句說: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詞牌

踏莎行
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格。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腳▲仄韻腳)
兩種風流,一家製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

作者

王旭
(約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後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山東省泰安縣)人。元代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初前後在世。與王構、王磐俱以文章著名,世稱“三王”。家貧,力學,教授四方,為硒令所賓禮。嘗寓安陽、峪城、鯨川。又至泰山、長沙,游跡幾半天下。著有《蘭軒集》十六卷(《四庫總目》),隨意抒寫,氣體超邁。

簡析

宋盧梅坡云:“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花與飛雪往往同時出現。正因為梅與雪相同的時令特點,加之梅花與雪花有相似的性徵,詩人詞人便常常將它們聯繫起來。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質相異,神相別,自古以來,文人詠梅往往不離雪,以雪作背景;詠雪往往不離梅,以梅作襯托。王旭這首詞在眾多的梅雪詩詞中雖不算出類拔萃,也自有其獨到之處。詞開頭“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指梅與雪同處於冬天,而氣質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對雪花形象的比喻。“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這兩句說,仔細一看,不是雪花,因為雪花沒有香氣,原來是梅花被風吹得飄零散落,香味也零落殆盡。詞的下闋,“雖是一般,惟高一著。”是說雖然看起來相似,而實質上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語雙關,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最後兩句生動地表現了梅花的孤高脆弱與雪花的隨和厚實,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形象地說明了“惟高一著”之意。此詞筆調生動活潑,語言平易自然,不事雕飾,意趣橫生。

解讀

細讀詞下闋“雖是一般,惟高一著”等語,可以明確作者是有意拿梅雪來比較的。到底是抑雪揚梅,還是揚雪抑梅,對這首詞的解讀,則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抑雪揚梅說:
這首詞曾作為詩歌鑑賞題的材料出現在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浙江卷的語文試卷中,共兩小題,第一題要求寫出詞中的“兩種”和“一家”所指的意思,第二題要求簡析這首詞的手法和情感。其參考答案是:“兩種” 指梅花與雪花,“一家”指大自然;採用的手法是對比(反襯),表達的情感是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廈門大學黃拔荊先生選注的《元明清詞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就認為這首詞是抑雪揚梅,通過雪花與梅花的對比,著意歌頌梅花的品格。
揚雪抑梅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學泰先生則認為這首詞是揚雪抑梅。他在王筱雲主編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詞曲卷(二)遼、金、元、明、清(詞)》(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中對這首詞評析說:“雪與梅花相同之點是顏色、形狀和俱在寒天開放,但梅花畢竟不如雪花那樣耐寒。這首詞雖然題作《雪中看梅花》實際上是‘梅花零落之時看雪花’。天風吹得梅花四處飄落,它的惟一的優勢——香,也零落殆盡,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實、更能隨意飛舞、傲嘯於天地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