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柳宗元傳》

《讀柳宗元傳》是北宋傑出的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讀了《柳宗元傳》後寫下的一篇短文。文章從柳宗元等人的事跡出發闡明了應自強、要堅持等人生哲理。

作品信息

【名稱】《讀柳宗元傳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柳宗元傳
余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為叔文所誘,遂陷入於不義。至今士大夫欲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無所用於世,往往能自強以求別於後世,而其名卒不廢焉。而所謂欲為君子者,吾多見其初而已,要其終,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小人者耳?復何議於彼哉?

作品賞析

這篇短文是王安石讀了柳宗元傳後寫下的感想。舊史學家以王叔文出任不以正道,以棋待詔,待讀東宮,得順宗信任致大用,而對他多有指斥,並對柳宗元、劉禹錫等參與改革指斥為“蹈道不謹,昵比小人。”作者在此短文中洽用了舊史家的看法。但是對參加王叔文革新的柳宗元等八司馬卻給予了甚高的評價。柳宗元等八人在遭受政治上的嚴重挫折之後,仍堅持自己的理想,自強不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八司馬中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成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為後人所景仰。王安石就從這些人的事跡中闡明了一個人生哲理:“既因矣,無所用於世,往往能自強以求別於後世”。由此,作者筆鋒委婉地對當時那些有始有終、不能“毋與世俯仰以別於後世”的君子作了無情的嘲諷。人即使處在逆境之中也要自強不息,要有始有終,堅持不懈這一人生哲理無論是在古代或是當代都有其重要意義,可謂具有與時俱進的哲理品質。
從語言風格上來說,此文僅一百一十字,作者就能從柳宗元等人自強不息的事跡出發闡明人生哲理,針砭時弊,真正做到了言簡而義豐,充分顯示了王安石散文簡潔深刻的語言風格。正如清人劉熙載所稱讚的那樣:其文“只下一二語,便可掃他人數大段,是何簡貴”。可見這位宋朝政治型的文學家才華之橫溢。

作者簡介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西)人。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臨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公元1069年(熙寧二年)提為參知政事,從次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謚“文”。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