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愁脈脈》

《謁金門·愁脈脈》這首詞是登高懷人之作。詞中句句有韻,而且韻腳金用入聲字,讀來有一句一哽咽之感。起頭“愁脈脈”三個字直抒胸臆,寫自己心中積鬱著脈脈的愁緒。

概況

【作品名稱】謁金門· 愁脈脈
【創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陳克
【作品體裁】詞

原文

謁金門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 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作者

陳克
(1081—1137?)字子高,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南宋紹興中, 呂祉帥建康,闢為都督府 準備差遣,敕令所 刪定官。紹興七年六月,隨呂祉去淮西廬州(今安徽合肥)撫軍。八月酈瓊叛,與呂祉同時遇害。事見《景定建康志》卷四九、《鹹淳毘陵志》卷一八。《南宋書》有傳。趙萬里輯其《赤城詞》一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稱其“詞格頗高,晏、周之流亞也”。

賞析

這首詞是登高懷人之作。詞中句句有韻,而且韻腳金用入聲字,讀來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頭“愁脈脈”三個字直抒胸臆,寫自己心中積鬱著脈脈的愁緒。其下全為景物描寫,但因有“愁脈脈”三字貫頭,故此下所有的景語亦為情語。“目斷江南江北”緊接“愁脈脈”而起,寫自己登高望遠,但無法望盡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緒反而越來越濃了。
“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寫“目斷”的原因。這裡,詞人不寫山崢高大,偏用“山幾尺”的誇張手法來寫山之小,強調的是重重“煙樹”隔斷了“芳信”。從而人立“小樓”之上的 淒迷無助情緒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下片首句“細草弧雲斜日”,一句三折,兩字一意,用最經濟的語言描繪出一片淒楚迷離的景象。“細草”綿綿無際更添遼遠淒迷之感。寫“雲”曰“孤”,見出離人的影子,“孤雲”實際是離人心酸處境的象徵意象。“斜日”狀寫太陽即將落山,這一時刻往往是鳥獸歸巢而離人傷懷的時候。“一向弄晴天色”,上一句淒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氣片刻轉晴,也不能使人脫離憂鬱。“落花”本是傷情物,更何況是陰雨浮浮,東風無力,落花連飛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傳達的悲傷之情當較平時更甚了。
這首詞格韻清高,輕淡綿密,含蓄幽邃。同時由於受作者身世的影響,這首詞登高懷人之外似另有寄託,如“目斷江南江北”似寓托山河破碎而“東風無氣力”又似乎寓有無力恢復失地之意。總之,這首詞淒迷的閨情背後寄託著深深的家國之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