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第6版)》是全國高等學校首次出版使用的《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教材,自1981年出版第1版以來,深受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歡迎使用,多次修訂再版,《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第6版)》為第6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為了適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現代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需要,本教材在第5版基礎上再次修訂,現出版第6版,主要修改內容包括:為了加強教材的實用性,各章增補了習題,第四章等章節增加了實用性強的例題;第七章動態測量數據處理基本方法修改較多,除對原有內容作個別修改外,增加了一節譜估計的基本概念。同時取消原書第八章動態測量誤差及其評定,而將該內容適當刪減後列為第七章第五節;此外,各章內容的不足之處也作了少量的相應刪減與補充。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傳>>·《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編65折熱賣>>

內容簡介

第6版在保持原教材特色基礎上,對部分內容作了修改,以適應更多專業的教學需要。《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第6版)》論述了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中常用的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的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並重點結合幾何量、機械量和相關物理量測量進行介紹,內容包括:緒論、誤差的基本性質與處理、誤差的合成與分配、測量不確定度、線性參數的最小二乘法處理、回歸分析、動態測試與數據處理基本方法等。各章附有大量習題供選用,書末附錄為常用數表。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第6版)》為全國高校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教材,也可作為機械類專業、電氣電子類專業、信息類專業和其他有關專業教材,同時可供科研及生產單位的研究設計和計量測試等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作者簡介

費業泰,1955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機械系。現為教育部合肥工業大學教授0博士生一導師。1988-1989年間應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邀請為機械工程系客座教授。1995年以,來應台灣大學等高校邀請,曾8次去台灣大學和成功大學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還多次組織和主持在國內外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
曾多年任全國高等學校精密儀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多項職務。現任國際測量與儀器委員會(icmi)常務理事、全國誤差與不確定度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暨獎學金評審會委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暨幾何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微米納米學會理事、天津大學和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計量測試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
多年從事精密測試技術、精度理論及套用等領域研究。承擔和完成30餘項科研課題,其中包括2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高水平項目。另有7項港台地區和國際合作項目。出版著作13種、發表論文280餘篇,其中本書《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30年間共6次修訂。被250餘所高校使用。另在中國台灣出版著作《精密機械精度基礎》。主講各類課程10餘門。指導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共106名。
所取得的各種科研教學成果。共獲省部級獎21項、國家專利17項。1991年首批獲得國務院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並被評為全國機械系統勞動模範及獲得多項省部級榮譽稱號。2007年在日本的國際學術大會上。獲得國際組織ICMI頒發的終身貢獻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