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人類的母語" "語文"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把我們的目光引回遙遠的年代,去觸摸語言的源頭,以期獲得一些最為質樸的信息。然而,我們畢竟不是以"語言的起源"為專題作出研究,那么,請允許我們使用"探訪"一詞。 魯迅曾經根據《淮南子。道應訓》中的一段文字: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興起重功力之歌也。"通俗易懂地表示了他對語言、文學起源的見解。他說:"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么,這就是創作,大家也要佩服、套用的,這就等於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門外文談》魯迅的話是深刻的。值得注意的是,"練出複雜的聲音,"能把"吃力了"的感覺"發表"出來,並由此而使"大家"……佩服、套用,也就是說產生了"群"的交往作用,那么,這就是語言,也就是文學。因此,最早的語言就是詩,那"發表者"就屬於"杭育杭育"派。 這種情況,也就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正是有了初民口耳相傳的。便於記憶的"順口溜"一類的"歌",然後才有巫祝和史官採集和改編的供宗教儀式或國家治理活動使用的《詩》,換句話說,人類最早的"言"就是"詩",語言和詩是一體誕生的。 那么,人類是怎樣通過詩的方式創造了使人類最後區別於勞物的語言的呢?赫爾德(1744-1803)這位與歌德齊名的學者在《論語言的起源》中指出,語言並非起源泉於感覺與情感,而是起源於反思。既然是"思",便說明不是即刻的情感反應。而應該是事後對諸多感覺、情緒或體驗的回味。他把這種"反思"的過程描繪成: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一點上,有意識地觀照某一形象,辨認那些證明其為此物而非彼物的特徵,並使之作為一個意識的因素清晰地顯現出來,最後加上獨特的"印記"。也就是說給它一個"名稱",前面提到的魯迅的見解與此是很相近的。"杭育杭育"的創作過程,正是赫爾德的"反思的第一個特徵便是心靈的詞語,人類言語隨之產生"這一說法的有力印證。 征之於相傳產生於黃帝時代(約公元前三四千年)的《彈歌》,"斷竹,飛土,逐肉"(出現於東漢趙曄撰:《吳越春秋》),便更能理解語言的產生與"言志""緣情"的詩歌"發表"的同時性,也就是原始詩歌創作與語言創造合二為一。 大概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啟蒙主義時期的學者爾格。哈曼(1730-1788)強調"詩是人類的母語",丹麥的著名語言學家也認為,話語不是起源泉於生活的散文性,而是起源於生活的詩性,因此必須從原人對外界事物具有比其它動物更強烈的感覺能力方面,而不是從他們後來對事物的表象和屬性的劃分過程中尋找語言產生的最初基礎(見陳聖生:《現代詩學》)。 "從他們後來對事物的表象和屬性的劃分過程中去尋找",應該說,是對已成的"語言"的研究,而不是對語言的產生的研究,在這裡,我們倒不拘泥於語言是否起源泉於勞動,起源於遊戲,起源於巫祝祭祀,起源於生活和生活的詩性或理性,因為我們可以不去管這些答案的偏正或優劣,而注重所有答案,即使是有很不同,但卻共有一個意思,那就是,人區別動物的是因為"有"和"能有"話語。正因為有了"話語",才被認定為人擁有的語言,才有可能對語言開展研究,而不是相反,先有靜止的成套的供使用的"語言",後有人去使用。如果,將哈曼指的"詩"理解為"話語",而暫時不去管"詩"的特性,那么,人類以"話語"為"母",從動物中脫離出來,於是人類才有了可能以"話語"為"母",給研究者以研究對象,派生出"語言"的概念和"語言學"的理論,等等,等等。 人類誕生於"話語",語言誕生於"話語","話語"是我們追問"語文"是什麼的最初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