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言意論》

《語文言意論》--是一本書籍的名稱,本書對我國語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作了較為全面的辨析和論述,認定了"語文課"就是"言語課"的基本事實,揭示了"言意互轉"是語文課的基本性質,指明了開展言意互轉過程是語文教育的基本途徑。

語文言意論 內容簡介

本書對我國語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作了較為全面的辨析和論述,認定了"語文課"就是"言語課"的基本事實,揭示了"言意互轉"是語文課的基本性質,指明了開展言意互轉過程是語文教育的基本途徑,從而兼容和超越了現有的有關學科性質的眾多觀點,成為語文教育哲學層面上的一種普遍性理念,有望指引語文教育走出低谷。

語文言意論 本書前言

序言摘錄

1997年夏,《語文學習》關於語文課程性質的爭鳴正處在僵持狀態,有一篇來稿對此作十分準確的描述:
"語言"與"言語"與"語文"與"語文學科",已經被攪成了一團。論者們可以根據自己論證的"需要"( ! ),往往互相暗調甚至明換,使論爭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交鋒,往往在虛晃一槍之後仍然自說自話。筆者認為,為了真正討論問題,大家都不要迴避矛盾,首先可以做的是都後退一步。把幾個最基本的概念弄清楚,正本清源泉之後再實事求是地作出更深層次的探求和闡述。
來稿人就是本書作者李維鼎先生。本書就是作者在"正本清源泉之後再實事求是地作出"的"更深層次的探求和闡述"。他不但觀察細緻,更善於冷靜分析,能從錯綜糾纏的現象中抽繹出歷史頭緒,敢對習焉不察的所謂"公論",給予重新評價。如果真像科學哲學家卡爾。R。波普爾所言,人類科學史其實是一部"證偽史"的話,這才是當今語文教育界最可寶貴的科學態度。"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語),自本世紀初語文獨立設科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對語文學科的目的、任務和內容,方法已作了深入研究,但任何研究都只能說明過去,倒是美中的不足之處往往成為未來發展的契機。
記得1983年全國中語會在京召開第三屆年會,尊敬的葉聖陶先生在回顧了二三十年代的語文教育弊病之後說:"現在並沒有完全改變","非改革不可","年紀越大的人,心越急"《葉聖陶教育文集》第3卷233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又有十幾年過去了,語文教育每下愈況,請問當今的某些專家學者假使葉先生仍然健在,他是肯定希望能將這場語文教育大討論進行到底的。
蓍書立說,似不必"毫無"功利考慮,但我對李先生的社會責任心不得不由衷敬佩,這從他那充分說理的、完全民主的思辯風格中就可以略見一斑。作者非常明白,批判是為了繼承,繼承是為了發展。任何真理都只有相對的、暫時的意義,本不必擺出盛氣凌人的架勢,所以,對於傳統中的某些缺憾,他都能設身處地地加以理解,對於不同意見者的些微轉變,他也會實事求是地表示歡迎。倘若只是"為辯而辯",怎么會有如此高雅的氣度!
當然,本書的最大貢獻在於:從歷史與現實,整體與部分、科學與人文等方面,對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作出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論證與辨析,從而認定了讓學生在言意互轉的過程中"學言""做人"這一基本途徑。其思路之開闊,足以發人深思,至於結論是否正確,則可見仁見智,作者曾一再謙稱,本書志在"拋磚引玉",而在我看來,即便真是一塊磚頭吧,也已經拋到了當拋之處,它徹底拋棄了只在事物外圍歸納求證的傳統做法,而將探索的觸角深入到本體內部,真正抓住了語文活動的心理機制和發展動因,這就廓清超越了有關學科性質的眾多爭論,從教育哲學層面上為語文教改指明了方向。
維鼎兄囑我作序,卑之無甚高論,隨便說了幾句行外話,還望讀者諸君見諒。

語文言意論 本書目錄

本書目錄

導語
第一章 "詩是人類的母語" -------"語言"與"言語"
第一節 科學的界定:語言和言語
第二節 不爭的真實:言語是語方言的母體
第三節 習慣的強勢:言語與語言混淆的酸果
第二章 "必者正名乎"
第一節 "語文"即"言語"
第二節 "語文課"就是"言語課"
第三節 語文本體的迷失
第三章 "眾里尋她千百度"
第一節 內潛:心生說
第二節 外顯:工具說
第三節 聚焦:人文說
第四節 發散:多種性質說
第四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上)
第一節 轉換:言語活動的本質
第二節 差異:言語轉換的動因
第三節 生成:痛苦之花的甜實
第四節 理解:甜實的咀嚼
第五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下)
第一節 言意論之流變:歷時的梳理
第二節 言與意的內涵:簡略的癉釋。
第三節 言與意互轉:整體的描述
第四節 知識和生活:言意互轉的條件
第六章 "會當凌絕頂"
第一節 全息:言意互轉的整體性觀念
第二節 過程:言意互轉的動態性認識
第三節 和諧:言意互轉的環境最佳化
參考書目
餘墨

語文言意論 文章節選

內容摘錄

"詩是人類的母語"

"語文"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把我們的目光引回遙遠的年代,去觸摸語言的源頭,以期獲得一些最為質樸的信息。然而,我們畢竟不是以"語言的起源"為專題作出研究,那么,請允許我們使用"探訪"一詞。
魯迅曾經根據《淮南子。道應訓》中的一段文字: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興起重功力之歌也。"通俗易懂地表示了他對語言、文學起源的見解。他說:"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么,這就是創作,大家也要佩服、套用的,這就等於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門外文談》魯迅的話是深刻的。值得注意的是,"練出複雜的聲音,"能把"吃力了"的感覺"發表"出來,並由此而使"大家"……佩服、套用,也就是說產生了"群"的交往作用,那么,這就是語言,也就是文學。因此,最早的語言就是詩,那"發表者"就屬於"杭育杭育"派。
這種情況,也就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正是有了初民口耳相傳的。便於記憶的"順口溜"一類的"歌",然後才有巫祝和史官採集和改編的供宗教儀式或國家治理活動使用的《詩》,換句話說,人類最早的"言"就是"詩",語言和詩是一體誕生的。
那么,人類是怎樣通過詩的方式創造了使人類最後區別於勞物的語言的呢?赫爾德(1744-1803)這位與歌德齊名的學者在《論語言的起源》中指出,語言並非起源泉於感覺與情感,而是起源於反思。既然是"思",便說明不是即刻的情感反應。而應該是事後對諸多感覺、情緒或體驗的回味。他把這種"反思"的過程描繪成: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一點上,有意識地觀照某一形象,辨認那些證明其為此物而非彼物的特徵,並使之作為一個意識的因素清晰地顯現出來,最後加上獨特的"印記"。也就是說給它一個"名稱",前面提到的魯迅的見解與此是很相近的。"杭育杭育"的創作過程,正是赫爾德的"反思的第一個特徵便是心靈的詞語,人類言語隨之產生"這一說法的有力印證。
征之於相傳產生於黃帝時代(約公元前三四千年)的《彈歌》,"斷竹,飛土,逐肉"(出現於東漢趙曄撰:《吳越春秋》),便更能理解語言的產生與"言志""緣情"的詩歌"發表"的同時性,也就是原始詩歌創作與語言創造合二為一。
大概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啟蒙主義時期的學者爾格。哈曼(1730-1788)強調"詩是人類的母語",丹麥的著名語言學家也認為,話語不是起源泉於生活的散文性,而是起源於生活的詩性,因此必須從原人對外界事物具有比其它動物更強烈的感覺能力方面,而不是從他們後來對事物的表象和屬性的劃分過程中尋找語言產生的最初基礎(見陳聖生:《現代詩學》)。
"從他們後來對事物的表象和屬性的劃分過程中去尋找",應該說,是對已成的"語言"的研究,而不是對語言的產生的研究,在這裡,我們倒不拘泥於語言是否起源泉於勞動,起源於遊戲,起源於巫祝祭祀,起源於生活和生活的詩性或理性,因為我們可以不去管這些答案的偏正或優劣,而注重所有答案,即使是有很不同,但卻共有一個意思,那就是,人區別動物的是因為"有"和"能有"話語。正因為有了"話語",才被認定為人擁有的語言,才有可能對語言開展研究,而不是相反,先有靜止的成套的供使用的"語言",後有人去使用。如果,將哈曼指的"詩"理解為"話語",而暫時不去管"詩"的特性,那么,人類以"話語"為"母",從動物中脫離出來,於是人類才有了可能以"話語"為"母",給研究者以研究對象,派生出"語言"的概念和"語言學"的理論,等等,等等。
人類誕生於"話語",語言誕生於"話語","話語"是我們追問"語文"是什麼的最初源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