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討袁檄文
《討袁檄文》是孫中山著名的反封建愛國篇章。具有重要的歷史考究價值
內容簡介 創作背景 主旨情感 影響 作者簡介 -
討武氏檄文
《討武氏檄文》亦稱《討武曌檄》,但武則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武后稱帝以後的事,可知乃後人所改,現仍用本題。這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
背景 原文 作者 注釋 譯文 -
檄文
檄文是古代用於徵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現在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操作檄文以達諸郡。”——《三國演義》。
基本信息 檄文經典 精品選摘 -
討袁宣言
袁世凱稱帝以後不久,隨即於1915年年底,爆發了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運動”。 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下,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銷帝制。5...
背景 原稿 -
軍事檄文
軍事檄文本著這一宗旨和理念,我們為潛在的、可能的未來軍事家們,設計並編纂了一套軍事理論和相關知識方面的圖書,我們很是珍愛地將其取名為“未來軍事家學識叢書”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討武檄文
《討武檄文》又名《代李敬業討武曌檄》或《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是駱賓王的代表作。這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席上,列數其罪。藉此宣告天...
-
節寰袁公傳
袁可立(1562年4月25日(二月十五日)-1633年11月12日(十月十一日),字禮卿,號節寰,睢陽衛軍籍,明睢州城(河南睢縣)內人。舉明萬曆十七年(...
節寰袁公傳 注釋 錄者小引 譯文 -
《討武氏檄》
《討武瞾檄》原名為《為徐敬業討武瞾叫檄》作者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歷史背景 作者介紹 原文 譯文 -
討武氏檄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並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並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