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阿富汗前線》

《親歷阿富汗前線》是一本講述他們親身經歷、親眼看到的鮮活的阿富汗,那個被戰爭摧殘的奇異國度。從中讓人感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對戰爭發起禍首的深惡痛絕,從而讓人更加懷念和平、珍惜和平。

親歷阿富汗前線 內容簡介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激起人們的興奮點,比戰地記者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在2001年的阿富汗,新華社派出戰地記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報導了一場發生在第三國的戰爭。記者陳俊峰和戚恆從阿富汗歸來,向您講述他們親身經歷、親眼看到的鮮活的阿富汗,那個被戰爭摧殘的奇異國度。從中讓人感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對戰爭發起禍首的深惡痛絕,從而讓人更加懷念和平、珍惜和平。

親歷阿富汗前線 本書目錄

序一:中國戰地記者眼中的阿富汗戰爭/1
序二:我們的目標是和平/5
第一章 見證21世紀的第一戰
1. 撩開北方聯盟炮兵陣地的面紗/12
2. 阿富汗第一樓/20
3. 將軍請客手抓飯/24
第二章 "快反部隊"的特殊命
1. 接受命令/30
2. 告訴孩子,爸爸一定回家/33
3. 塔吉克斯坦:出人意料的平靜/36
4. 惟一合法進入阿富汗的通道/39
第三章 政治斡旋的舞台
1. 杜尚別走向前台/46
2. 機場的秘密/50
第四章 走入阿富汗倒計時
1. 為簽證而戰鬥/62
2. 來自上海的神秘人物/67
3. 總統別墅直擊三方峰會/74
第五章 阿富汗,我們來了
1. 美元+伏爾加追趕大部隊/84
2. 令人羨慕的發電機/92
3. 天下第一渡口/97
4. 進入阿富汗/103
第六章 阿富汗印象:衰敗與荒涼
1. 焦土阿富汗/108
2. 落腳簡陋的新聞中心/115
3. 第一時間發稿/117
第七章 不死馬蘇德與神秘塔利班
1. 不死的潘傑希爾雄獅/124
2. 塔利班揭密之一:宗教學生的理想/127
3. 塔利班揭密之二:7人核心團/131
4. 塔利班揭密之三:《古蘭經》軍團/136
5. 塔利班揭密之四:無辜者的"聖戰"/139
第八章 聖戰在空襲中拉開帷幕
1. 美國空襲第一天/144
2. 殺人利器試驗場:集束炸彈+空透彈/147
3. 反恐怖主義旗幟的背後/150
4. 美特部隊VS塔利班大比拼/155
第九章 戰火中的阿富汗
1. 你們來自清朝?/162
2. 美軍炸彈在我的腳下爆炸/167
3. 噴赤河畔的難民營/170
4. 塔利班戰俘想回家/172
第十章 與死神相伴的職業
1. 寒冷的阿富汗之夜/178
2. 我們被盯梢了/182
3. 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從來不拉保險/185
第十一章 阿富汗的平民生活
1. 月亮女神在蹂躪中哭泣/192
2. 最純粹的幸福:在阿富汗吃烤肉/194
3. 鳳凰腳踏車風行阿富汗/200
4. 阿富汗的讀書郎/206
第十二章 藏匿阿富汗的本・拉登
1. 本・拉登在哪裡?/212
2. 拉登和他的組織/216
3. 拉登戰車上的鷹犬/223
4. 恐怖訓練營揭密/227
5. 塔利班人:天生戰士/230
6. "純潔"的"白色香粉"/223
第十三章 好運,阿富汗
1. 撤離阿富汗/238
2. 永難釋懷的記憶/242
附錄:相關軍事資料/245
後記:我還是願當一名記者/249

親歷阿富汗前線 文章節選

永難釋懷的記憶(P242)
那短髮,那天馬行空般獨來獨往的氣派,都在暗示我:犧牲的就是那位噴赤河渡船上正在進入阿富汗的女記者。這也許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證明的感覺。我們撤出來了,她卻在蒼茫中正走入戰爭的陰霾。
當我10月28日回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賓館裡,在這個城市相對平靜的環境中,眼望著窗外那些無憂無慮的人們和平穩駛過大街的車輛。不知怎地,我的腦海中總也揮不去在阿富汗北部地區採訪的那整整5個日日夜夜,那些我遇到的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那些顛簸在坑坑窪窪的泥土路上的司機們以及車輛攪起的陣陣煙塵,那些令我想起來眼眶就會濕潤的真實而普通的故事……它們就像一朵朵聖潔的白花,不畏戰爭的苦難與血腥,頑強地破土生長,自然地開放在每一個親身到過那裡的記者的心靈深處。
我坐在我的工作電腦前,摸出熱尼亞贈送的念珠,它是翠藍色的,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去阿富汗採訪經我經歷的任何一場採訪都很艱苦,但是,作為記者,我僅僅是去作採訪和報導,受多大的苦也只是臨時的。而且我們一行還得到了當地人的幫助與祝福,在最寒冷的夜裡阿富汗老百姓為打著寒戰的我們送來過一條被子,在最飢餓的當口負責邊防口岸的拉賈卜將軍的部下為我們提供了餅乾。各國記者與記者之間也時常表現出友好與互助的情誼,尤其是在撤離阿富汗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俄羅斯記者的幫助,我們恐怕還要多滯留些時日,當時我們已快沒錢了,而錢在阿富汗採訪過程中幾乎就是我們的命。
因此在我的記憶中所留下的有關阿富汗的一切,不僅僅只是採訪的艱辛,也有許許多多感激與快樂。
我知道當採訪結束後我就可以回到和平的環境裡,回到祖國的懷抱。但阿富汗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多災多難土地上的人們,他們該怎么辦,他們的出路在哪裡?我真的為他們擔心。我願意用熱尼亞念珠,真誠地為他們祈求和平。
突然想起,在我們撤離阿富汗的那天我們中外記者一共33人一起在焦急中渡過噴赤河的時候,當時有一幕情景,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掉。在我們登上噴赤河的北岸,也就是塔吉克斯坦的土地時,有一名不知是哪一國的女記者卻形單影隻地站在那條著名的渡船上,她的身邊沒有其他記者,只有北方聯盟負責開船的士兵。當時,沙塵暴也變弱,但天還是昏黃的顏色,她雙手插在一件淺色短大衣的口袋中,臉衝著東方,目光遠遠地投向前方……
她的這種形象當時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了,只是我一直沒有功夫去打開這段記憶。但是當阿富汗戰地傳出記者遇難的訊息後,而且有女記者遇難,我看著那張在報紙上刊登出來的遇難女記者的照片,我的記憶閘門一下子被沖開了。我總覺得,腦海中封存著的那個孤零零的身影,同報紙上的照片有著一種莫名的聯繫,那短髮,那天馬行空般獨來獨往的氣派,都在暗示我:犧牲的就是那位噴赤河渡船上正在進入阿富汗的女記者。這也許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證明的感覺。我們撤出來了,她卻在蒼茫中正走入戰爭的陰霾。
那名殉職的女記者的照片和那名孤獨的女記者站在船上的形象,在我的眼前,不斷地出現著,重疊著,重複著……

親歷阿富汗前線 作者介紹

陳俊鋒,男,1967年3月生於浙江杭州。1989年畢業於廣州外國語學院西方語言系。1989至1991年就讀於北京中國新聞學院,畢業後獲新聞采編第二學士學位。1991年8月進入新華社工作。1996至1998年在新華社駐阿拉木圖分社工作,從事對中亞地區的研究和報導。目前在新華社國際部東歐中亞新聞編輯室工作。
戚恆,男,山東省威海市人,1970年12月生於蘭州。1993年蘭州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同年到新華社新聞攝影部新聞中心任圖片編輯,1998年任採訪中心攝影記者、突發新聞快速反應小組成員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