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崔湜
詩詞正文
子牟懷魏闕,元凱滯襄城。冠蓋仍為里,沙台尚識名。
山光晴後綠,江色晚來清。為問東流水,何時到玉京。
注釋
①子牟:戰國時魏國公子。魏闕:朝廷。
②元凱:即杜預(公元222—285年),字元凱。西晉時著名的政治家、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羊祜保舉他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長期駐襄陽。預好後世名,刻二石碑,記其功績,一沉萬山潭下,一立峴山之上,至今仍為人所傳聞。
③冠蓋里:古地名。據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載:自襄陽南峴山至宜城之間,漢末多士,刺史二千石數十家,朱軒華蓋,甲第掩映。荊州刺史見之雅嘆其盛,號為冠蓋里,刻石銘之。
④沙台:地名。
⑤玉京:指長安。
作品簡析
崔湜在公元708年(中宗景龍二年)春赴襄州(襄陽)刺史任的,在襄陽的時間不到兩年,但是寫了不少詩,詩中直接提到襄陽的就有四首,而這恰好是他所有的詩作中寫得較好的作品。這首《襄城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寫作者企盼回到朝廷任職,即所謂“身在江湖,心懷魏闕”是也。詩的開頭,作者以晉時名臣自況。結尾寫時光如江水流逝,表現歸心之切。
作者簡介
崔湜,唐代詩人。字澄瀾,定州(今屬河北)人。擢進士第,累轉左補闕。預修三教珠英,附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驟遷中書舍人,兵部侍郎。不久拜中書侍郎,檢校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被彈劾貶江州司馬。安樂公主從中申護,改襄州刺史。韋氏稱制,復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為華州刺史,除太子詹事。太平公主引為中書令。明皇立,流放嶺外。以嘗預逆謀,追及荊州,賜死。存詩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