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瑪托夫
個人簡介

196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永別了,吉利薩雷》揭示了吉爾吉斯現代社會生活的衝突和矛盾,標誌著艾特瑪托夫現實主義創作的成就,因而獲1968年蘇聯國家獎金。艾特瑪托夫70年代的作品有《白輪船》 (1970,後改編為同名電影,獲1976年第9屆蘇聯電影節大獎)、 《花狗崖》 (1977)等。這一時期的作品顯露出作家藝術探索的新傾向:主題思想上哲理性、寓意性的加強;創作方法上寫實與假定性手法的交融。80年代初,艾特瑪托夫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一日長於百年》(1980),這部多種素材、多種主題、多種語體交織而成的“交響樂式”的小說,獲得了1983年度的蘇聯國家獎金。
而1986年作家發表的又一部長篇小說《死刑台》反映了善與惡、美與醜的衝突,曾引起蘇聯文壇激烈的爭論。
艾特瑪托夫是當代蘇聯文學中一位頗有影響的作家。他的作品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激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強烈的抒情色彩,提出了尖銳的道德和社會問題。艾特瑪托夫的小說創作對中國當代作家有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