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歲月——紅旗渠的故事》

《艱難歲月——紅旗渠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反映林縣人民戰天鬥地,“敢叫日月換新天”革命精神的電視連續劇,無論從事故編排、結構處理還是場面拍攝上都富有歷史真實感,既描繪和塑造了以閻運德、劉廣泰、王大炮為代表的那個時候的人民公僕感人至深的形象 。 李佩甫編著,曾獲飛天獎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

基本信息

簡介

《艱難歲月——紅旗渠的故事》獲飛天獎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劇照-劇照-

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故事

看到河南衛視在播電視劇《艱難歲月——紅旗渠的故事》。

紅旗渠紅旗渠
劇照劇照
開始看到的情節是二旺(吳京安飾)的婚事風波,僅僅那么點水的事情,為何就殘忍的棒打鴛鴦。我很欣賞二旺這個角色,也許與演員有點關係,吳京安的那腔正氣,增添不少親切。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本文的主題——紅旗渠,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的偉大工程。紅旗渠的修築的前因後果大概如此:林縣地處豫北,比鄰山西和河北兩省,位於太行山脈東側,多山地,水源奇缺,史上常有年年乾旱,顆粒無收,人食人的慘狀。上世紀60年代初,正值自然災害時期,林縣人民不堪現狀,豁出一切於天搏,立志改變命運,實施引漳入林的壯舉。
紅旗渠的源頭是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崔家莊村,目的地是河南林縣,當前的駕車路線不過50多公里,然而其間要穿越太行山脈,想想都很後怕。
紅旗渠紅旗渠
這裡說說攔路虎,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於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靈山、東靈山,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陽曲山、白石山等。北端最高峰為小五台山,高2882米;南端高峰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別為1745米、1791米。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十年余。
紅旗渠紅旗渠
它以濁漳河為源,在山西省境內的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極其艱難的施工條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於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把廣州與哈爾濱連線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