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井》[小說]

《胭脂井》[小說]
《胭脂井》[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陽歷史小說全方位地展現清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胭脂井》是高陽作品集的一部力作,分為上下兩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胭脂井胭脂井
戊戌變法將帝黨和後黨的矛盾推向極端,憑藉袁世凱的〔臨機一動〕,後黨躍上了權利的顛峰。朝廷意欲借義和團運動滅洋,卻未能抵擋敵人的節節進逼,慈禧命人將珍妃透入井後挾皇帝倉皇出逃,國家的命運到了最艱難的歷史關頭……
本書是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品集的一部力作。高陽歷史小說全方位地展現清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他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展脈絡都相當熟悉,配合上他積累的大量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使得他的小說非常貼近史實;而在細節上,他雜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士風,點綴於小說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從他的小說中看到中國古代社會包羅萬象的風俗畫卷。

作者簡介

高陽(1922-1992),台灣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冰,筆名郡望、吏魚,出生於錢塘望族。
大學未畢業,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當了空軍軍官。
1948年隨軍赴台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後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高陽擅長於史實考據,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僅在於評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將其史學知識用於創作歷史小說。
1962年,高陽受邀於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後發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紅頂商人》《燈火樓台》,更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90餘部,約105冊。
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情節跌宕,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徵,寥寥數語,境界全出。

圖書目錄

胭脂井(上)
胭脂井(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