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證嚴法師,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證嚴法師,1937年出生於台灣台中的清水鎮。1963年,皈依印順導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1966年創辦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1966年以來的數十年,法師秉持“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理念,由“慈善志業”肇啟,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之所謂“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期待由有形的志業推展,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的人間淨土目標。目錄
前言上篇心香處處聞
小菩薩的故事
清新的人生
看優點的人生
真誠的愛
“容易懂事”
心靈的陽光
一分使命
環保老菩薩
圓形的運動場
有願就有力
知足的夫婦
快樂之源
救人的感覺真好
越洋送髓一家親
老者的春天
人道關懷無國界
中篇自我的淬鍊
太子堅守自心
發揮大愛之心
白頭難返青絲
苦樂由心
花開花謝
狀元夢
尋找證人
五蘊皆空
心靜即明
恆河沙
三粒玉米糰
人生的色彩
鑽石人生
自愛愛人
人生四寶
回饋眾生恩
愛心總動員
維護生命共同體
善的心力
下篇自在的終點
生命廣角鏡
少年菩薩
意外的收穫
真正的女強人
因禍得福
由醫院看人生
生命與慧命的泉源
身病心不病
落難小天使
返璞歸真
尋找一顆芥菜子
灑脫的人生
徹悟生命的真諦
生死因緣觀
夢幻人生
再來做救人的人
真心的陪伴
生命的勇士
心蓮病房的李居士
歡喜到終點
留下典範在人間
前言
生是死的開端,死是生的肇始,一個生命的誕生,多半受到喜悅的迎接與呵護,也象徵一個新的希望與開展。然而,也有的是一來到世間,非但未受歡迎與祝福,還飽受摧殘。佛家強調生命的根源來自心識,其維繫力量是一切因緣業力所感召,生命就在業緣中來去,並不只有今生今世,而是不斷地生死相續。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什麼?古今中外東西方諸多哲人,也深層次地探索。東方儒家以現世、積極的心境看待生命。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死固然為必經之途,但生而為人更應善盡本分,是故大倡孝悌仁義的理念,教導大眾如何學做人。莊子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一言以蔽之,生死是極其自然不過的事,人應處之而安然自在。
精彩書摘
上篇 心香處處聞小菩薩的故事
人生應配合天地宇宙的運行,人有生老病死,而大自然的氣候有春夏秋冬,兩者之間息息相關。生老病死是人生的過程,但是到底“死”是什麼呢?其實,只不過是“色身”的死而心靈則永恆不死,因為身體死了,神識還會隨業受報、改形易貌。我們的“本性”根本就沒有死,它就像宇宙的時序一樣,四季輪替不斷。
佛教講生死輪迴,有人問我:“死就死了,怎么知道有輪迴呢?”我們可以用心去探究,不只在佛教的經典中有這種理論,過去的祖師大德也都很強調“生死輪迴”的說法。除了佛教之外,凡是世界性的宗教也都有靈魂的說法。
例如:天主教有“信主者上天堂”的講法,他們也認為,身體死了,靈魂會上天堂或下地獄。而佛教的理念是“為善者升天,為惡者下地獄”,平時所做的行為會形成業力,所以有一句話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如果常常發好願,就能乘願再來做好人;若是帶著惡念而去,再來人間就會多業障。
人死後,是不是還會再來人間呢?在我的生活經歷中,常常感受到確實是有的。比如:慈濟世界有很多小菩薩,他們一聽到慈濟就會起歡喜心,看到我很自然就有那分恭敬心,可以說是潛意識中所起的作用,也可以說是他們的本性中深深地種了一分善因種子。
有一次行腳到台北時,一位老委員帶著她的媳婦和小孫女來看我。這位小菩薩才兩歲多而已,那天她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手裡還提了一樣很重的東西,後來拿不動了就把它放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