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歌劇於1850年8月28日在魏瑪的大公爵宮廷劇院首演,由李斯特指揮。當時華格納因為參加了1849年德勒斯登革命而被政府通緝,在瑞士逃亡。作曲家本人直到1861年5月15日才在維也納第一次聽到《羅恩格林》全劇的演出。
布拉本特公國的泰拉蒙德伯爵圖謀不軌,以妖術將年幼的公爵戈特弗里特點化成天鵝,反誣戈的姐姐埃爾薩謀殺了她的弟弟。由天鵝用金鍊牽引的小船載著一個來歷不明的武士,武士答應娶埃爾薩為妻,條件是埃爾薩不追問他的姓名和來歷。在決鬥中他打敗了泰拉蒙德並和埃爾薩結婚。受泰拉蒙德妻子的挑撥,埃爾薩詢問丈夫的姓名但遭到拒絕。泰拉蒙德衝進屋內對武士行刺,反被刺死。第二天早晨,在國王面前武士說出了自己叫羅恩格林,是帕西法爾之子,聖杯騎士,受命來救埃爾薩。由於暴露了身分他馬上就得離開。天鵝從天而降,羅恩格林破魔法使天鵝立刻變為少年公爵戈特弗里特。埃爾薩激動萬分,挽住弟弟的手臂,抬頭一看,羅恩格林已由白鴿牽引,乘小船離去,埃爾薩悲痛欲絕,倒在地上死去。這部歌劇充滿新奇的和聲語言,樂器組合精美,音樂與戲劇結合恰當,序曲運用了非常精彩的配器手法。
人物
捕鳥者海恩里希,德國國王 (男低音)
羅恩格林,聖杯騎士,帕西法爾之子 (男高音)
波拉班特的埃爾莎 (女高音)
泰拉蒙的腓特烈,波拉班特的伯爵 (男中音)
奧爾圖德,腓特烈之妻 (戲劇女高音,經常由女中音演唱)
國王的使者 (男中音)
四位波拉班特貴族 (兩男高音,兩男低音)
四位宮廷伺童 (兩女高音,兩女中音)
高特菲公爵,埃爾莎的兄弟 (默角)
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於捕鳥者亨利的布拉班特。(布拉班特公國是中世紀時低地國家的重要公國之一,其實要等到劇中故事幾十年後才建立起來,但此處無損於情節。)
當時王國與匈牙利發生磨擦,亨利一世嘗試動員地方公國參與迫在眉睫的戰爭。他也因此到了布拉班特(Komm ich zu Euch nun, Männer von Brabant, zur Heeresfolg' nach Mainz Euch zu entbieten 意為:我現在來到你們這,布拉班特的勇士們,號召你們到美因茲打敗敵人)。問題是戰火將在王國東部燃起,而布拉班特卻在王國西部,要鼓動當地人民成功站起來被非易事(Ob Ost, ob West, das gelte allen gleich: was deutsches Land heißt, stelle Kampfesscharen,意為:啊東部,啊西部,利益都是相關的:只要是德意志的人,就應該起來作戰)。
這些歷史是為歌劇的情節所需的。
前奏曲
進入歌劇的故事之前,聽眾就能跟從前奏曲進入另一個世界。前奏曲描繪一幅聖杯王國的景象,音樂以A大調進行。
音樂然後過渡到精神有力,但又不乏柔情的C大調至第一幕。使者宣告國王亨利一世的到來 (Hört Grafen, Edle, Freie von Brabant: Heinrich der Deutschen König kam zur Statt, mit Euch zu dingen nach des Reiches Recht - gebt Ihr nun Fried' und Folge dem Gebot?)正如所提到的,亨利想在此組建一支軍隊,但他從泰拉蒙的公爵腓特烈那裡獲悉,波拉班特的公爵已逝世,他將自己的遺孤(埃爾莎和弟弟高特菲) 托給了腓特烈,腓特烈成了攝政王。但高特菲突然離奇失蹤,在泰拉蒙人們認為埃爾莎有可疑,認為是她謀殺了弟弟。泰拉蒙解除了先前的婚約(Dem Recht auf ihre Hand, vom Vater mir verliehen, entsagt' ich willig da und gern)並與佛里斯蘭人的最後一位繼承人奧爾圖德結婚。而奧爾圖德卻挑唆其丈夫,說自己親眼看到埃爾莎將弟弟溺死於池塘中。泰拉蒙於是控告埃爾莎,並要求奪取埃爾莎父親爵位(Dies Land doch sprech' ich für mich an mit Recht, da ich der Nächste von des Herzogs Blut. Mein Weib dazu aus dem Geschlecht, das einst auch diesen Landen seine Fürsten gab)。
埃爾莎否認控罪,認為這隻有天庭可定奪。埃爾莎先前曾經夢到,上帝會派遣使者來保護她。當她向國王亨利訴說了這個夢之後,使者呼喚天庭,此時果然出現了一位騎士。他站在一艘由天鵝拉著的小船上。他在決鬥中戰勝了泰拉蒙,並與埃爾莎訂婚,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永遠不要問("woher ich kam der Fahrt, noch wie mein Nam' und Art",意為:我來自何方,我的名字和身份)。從後面羅恩格林的敘述可得知,這個要求並不是出於羅恩格林愛務虛榮,而是由於聖杯騎士的規定。
泰拉蒙在決戰中失利,羅恩格林有權處死他,但後者沒有這樣做,唱到: Durch Gottes Sieg ist jetzt dein Leben mein - ich schenk' es dir, mögst du der Reu' es weih'n(我主的勝利,使得你的生命落在我手,我將它還給你,請你不要有負於它)。
第二幕
第二幕開始,奧爾圖德說服了丈夫,決鬥並不公平,羅恩格林只是靠幻術取勝。同時她還斷言,只要羅恩格林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就是指尖被打掉,幻術就會消失。但同時奧爾圖德在婚禮上遇到埃爾莎時顯得很內疚。埃爾莎並不記仇,一心要和奧圖爾德重歸於好。在一次私底下的談話中,奧圖爾德別有用心的暗示到,羅恩格林不說自己的名字,肯定有鬼。埃爾莎努力驅除頭腦中的疑慮,但是顯然未能完全釋懷。
場景轉換,使者號聚布拉班特人並宣告,泰拉蒙竟敢對上天不敬,被依法剝奪其財產和權利。而那位陌生的上蒼使者卻應得布拉班特公國的爵位(Doch will der Held nicht Herzog sein genannt; ihr sollt ihn heißen "Schützer von Brabant但這位英雄不願意接受這個封號,你們應該稱他為布拉班特的衛者)。使者還宣布,羅恩格林會在當天與埃爾莎成婚,並會於次日與布拉班特人跟隨國王出征。
在邊上有一小撮人,圍在泰拉蒙周圍抱怨,不願意為隔山之火而燒身。
第三幕
埃爾莎和羅恩格林成婚。新婚之夜,響起了著名的混聲四部合唱的結婚進行曲〈婚禮合唱〉。兩人終於可以單獨四目相對。按現在的編排,對話不會像以前那樣在床上,而是在房間的大沙發上進行。埃爾莎向羅恩格林保證,就算奧圖爾特的話為真,她也會忠於羅恩格林的。而羅恩格林則向埃爾莎保證,自己是純潔的。(Kein Los in Gottes weiten Welten wohl edler als das meine hieß: Böt mir der König seine Krone, ich dürfte sie mit Recht verschmähn. Das einz'ge, was mein Opfer lohne, muss ich in Deiner Lieb ersehn).
埃爾莎卻沒有釋懷,她還是戰戰兢兢的開口問道了武士的姓名。羅恩格林非常遺憾,想到為她的緣故已付出了許多。這時,泰拉蒙衝進了房間,羅恩格林和他展開了第二次對決,並把他刺死了。
羅恩格林喚來了布拉班特的貴族到國王前。他對國王說到(聖杯故事)自己的名字,他的來歷,以及因為埃爾莎已提出了那破約的問題,他已不能跟國王前去打仗了,也不會留在波拉班特。他還保證國王戰爭的勝利(Doch, großer König, lass mich Dir weissagen: Dir Reinem ist ein großer Sieg verliehn. Nach Deutschland sollen noch in fernsten Tagen des Ostens Horden siegreich nimmer ziehn.)羅恩格林對埃爾莎則說,其實她只要一年之內不提出破約之問,他們兩人是可以永遠在一起的,而弟弟高特菲也會回來。
埃爾莎的央求,國王的誠邀,都沒能使羅恩格林留下。天鵝又出現了,後面還是那條船。突然奧圖爾德大聲歡呼起來,她認出那天鵝就是高特菲("Am Kettlein,Das Ichum ihn wand, ersah ich wohl wer jener Schwan: es ist der Erbe von Brabant!")。
羅恩格林通過禱求,將高特菲的魔法到達限期之前就解除了,而羅恩格林的小舟,則會由一隻鴿子牽引。奧圖爾德大叫一聲就倒地身亡,而埃爾莎則因為傷心過度而魂歸天國。
但音樂卻是大調式的,這暗示到羅恩格林和埃爾莎在天國亦將重逢。
羅恩格林
巴伐利亞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對羅恩格林極為傾倒,對天鵝武士的形象特別醉心。這位愛幻想的國王常將自己幻想或裝扮成天鵝武士。他為此將自己新建的城堡命名為新天鵝堡,並且決定財政支持華格納,以使得後者完成尼伯龍根的指環等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