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血管病》

《缺血性腦血管病》

《缺血性腦血管病》,作者楊明會,柯新橋,巴元明,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本書系統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和理化檢查,重點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中西醫治療及卒中單元,簡要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康復、預防與社區管理。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缺血性腦血管病
作者:楊明會柯新橋巴元明 總主編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缺血性腦血管病缺血性腦血管病

開本:大32開
ISBN:9787506743754
定價:¥30.00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和理化檢查,重點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中西醫治療及卒中單元,簡要介紹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康復、預防與社區管理。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反映了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新進展、新成果,可供醫學院校師生、臨床醫師閱讀參考。一過性腦缺血發作:一過性缺血發作又稱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是指一條或多條腦血管缺血導致該供血區局灶性腦功能障礙,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體徵並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過去的觀點認為,TIA發作持續24小時以內,有人研究提示,頸內動脈TIA平均發作時間是14分鐘,椎基底動脈TIA平均發作時間是8分鐘。1/3的TIA患者將發展為卒中,而初發的卒中往往會再發。隨治療學的進展,時間窗對缺血性卒中至關重要。現在的論點認為一小時以內不恢復的TIA發作就應視卒中為,應積極治療。

目錄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定義
第二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研究概況
第三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分類
第四節研究現狀與展望
第二章流行病學與危險因素
第一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與特徵
第二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因
第三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第三章病理改變
第一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腦缺血的神經化學改變
第三節腦缺血的血液流變學
第四節腦缺血後水腫與炎症反應
第五節腦缺血後遲發性神經細胞凋亡
第四章臨床表現
第一節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形成
第二節心源性腦栓塞
第三節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綜合徵
第四節小血管病變(腔隙性腦卒中)
第五節多發性腦梗死
第六節大面積腦梗死
第七節分水嶺腦梗死
第八節出血性腦梗死
第九節無症狀性腦梗死
第十節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腦卒中
第十一節缺血性腦卒中的ocsp分型
第五章理化檢查
第一節影像學檢查
第二節超聲學檢查
第三節神經電生理學檢查
第四節實驗室檢查
第六章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一節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形成
第二節心源性腦栓塞
第三節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綜合徵
第四節小血管病變(腔隙性腦卒中)
第五節多發性腦梗死
第六節大面積腦梗死
第七節分水嶺腦梗死
第八節出血性腦梗死
第九節無症狀性腦梗死
第十節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腦卒中
第七章西醫治療
第一節院前急救
第二節急診診斷、評估與處理
第三節卒中單元的重症監護與生命支持
第四節卒中單元的個體化治療
第五節神經保護治療
第六節併發症的處理
第七節血管內治療
第八節外科治療
第九節實驗階段的腦梗死治療現狀與展望
第八章中醫藥治療
第一節中醫治療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思維
第二節辨證論治
第三節針灸療法
第四節推拿療法
第五節併發症的中醫康復療法
第九章中西醫結合卒中單元
第十章康復
第一節現代康復醫療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腦梗死康復的神經學基礎
第三節神經易化技術和技術流派
第四節腦梗死的康複評定
第五節腦梗死的康復護理
第六節腦梗死的康復治療
第七節腦梗死康復新進展
第十一章預防與社區管理
第一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第二節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
第三節腦卒中的社區健康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