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紗箱歌
七月十五中元節,盂蘭勝會琳宮設⑴。
施食壇高鬼火青⑵,搖鈴擂鼓聲嗚咽。
街前街後送紗箱,雲是兒女孝思切。
作品注釋
⑴盂蘭勝會:即盂蘭盆會,故佛教徒又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琳宮:仙宮,此處借指寺院。
⑵施食壇:即祭壇。
作品評析
這首《紗箱歌》寫的是中元節盂蘭盆會祭祀活動。盂蘭乃梵文音譯,意為“救倒懸”。盆乃漢語,即盛放供品的器具。據說盂蘭盆可解除亡靈倒懸之苦。盂蘭盆會亦稱盂蘭盆齋、盂蘭盆供,源於大目犍連救母的佛教傳說。
這個傳說是這樣的:大目犍連繫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某日以道眼看見亡母在餓鬼道中,骨瘦如柴,心中萬分難受,便以缽盛飯給母親送去。母親左手抓缽,右手搶飯,尚未入口,即化為火炭。大目犍連悲號涕泣,求教於佛陀。佛陀告訴他:“你母親罪孽深重,非你一人所能拯救。惟有在七月十五這天,你以百味飲食、香油錠燭、床鋪臥具等置於盆中,虔誠供奉十方大德僧眾,方可拯救你父母及六親眷屬之苦厄也。”大目犍連依言而行,母親果然脫離餓鬼之苦,往生天上,享受福樂。
盂蘭盆會於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南朝梁武帝蕭衍首次創設盂蘭盆會,大開齋筵,供奉十方僧眾。此後上行下效,逐漸演變成一種廣泛的民間習俗。
此詩開頭點明時節,第二、三、四句寫的是宗教活動。中元節這一天,佛教徒聚集在寺廟裡舉行盂蘭盆會,高高的祭壇上擺放著許多盆,百味五果置於盆中,錠燭鬼火閃爍,和尚們搖鈴擊鼓,聲聲嗚咽,招徠在地獄受苦的餓鬼、亡靈,前來領取食物。
詩中從第五句開始寫的是民間活動。閩俗中元節有燒紙衣、制紗箱之舉。盂蘭盆會在民間稱為孝親會,孝兒孝女抬著紗箱,紛紛前來祭拜先祖,擁塞了大街小巷,情切切期望送走災禍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所謂紗箱,就是紙糊的箱子,具列先人名號,籠之以紗。裡面裝著法船、靈房、河燈,待祭祀儀式結束後,開始焚燒法船、靈房,並在江河中放河燈。
燒法船是讓亡靈依次升入佛國;燒靈房是將亡人所需的住房、日用品送過去;放河燈是普渡水中的鬼魂。
作者簡介
孟超然(1731-1797),清代學者。字朝舉,號瓶庵,福建閩縣人。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考取進士,改庶吉士,授兵部主事。累官吏部郎中,提督四川學政,以親老請急歸。杜門久之,巡撫徐嗣會延主鰲峯書院,倡明正學,一時稱盛。著有詩集二十卷,文集六卷,《廣愛錄》一卷,《家誡錄》二卷,《焚香錄》一卷,《求復錄》一卷,《誠是錄》一卷,《晚聞錄》一卷,《喪禮輯略》二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