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優勢--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

競爭優勢--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為實幹家而寫:那些負責企業戰略、必須對如何獲取競爭優勢做出決策的人;那些尋求更深入地理解企業及其行為的人。企業中競爭優勢的潛在資源無處不在。每個部門、每項設備、每個分支辦事處和其它的組織單元都發揮著作用,必須加以明確和認識。所有雇員,即使與企業戰略的形成過程毫不沾邊,也必須認識到他們有助於企業競爭優勢的獲取和保持。

競爭優勢--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 本書前言

哈佛商學經典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成立於1908年,以它為代表的以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aste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MBA)為目標的一批著名商學院已成為當今世界培養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的搖籃。我國的MBA起步較晚(1990年),與國外相比,無論在教學、教材以及研究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國內一些從事MBA教學的學者在與國外的學術交流中發現,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學院幾十年來已積累了一大批優秀的MBA教材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名著,它們被世界上幾百所商學院選定為教材、補充教材或參考書,如果能從中精選部分並把它們系統地分期分批翻譯過來介紹給我國的讀者,無疑將對我國MBA教學水平的提高、教材的建設以及我國經營管理領域的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華夏出版社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四川聯合大學商學院的部分學者、教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通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使這套《哈佛商學經典譯叢》與讀者見面了。

這套叢書分《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和《哈佛商學經典譯叢・教材系列》兩部分。就本叢書所收錄的這些書在國外的情況來看,它們不僅暢銷於MBA等經營管理專業的學生中間,而且還受到了工商企業中經理人員的親睞,許多大公司的總裁和高級管理人員對這些書都讚譽備至。我們相信這套叢書無論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廣大師生還是對企業中的經營管理人員都將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競爭優勢--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競爭戰略:核心概念
產業結構性分析
產業結構與買方需求
產業結構與供求平衡
基本競爭戰略
成本領先
標歧立異
目標集聚
夾在中間
追求多種基本戰略
持久性
基本戰略與產業演化
基本戰略與組織結構
基本戰略和戰略制定過程
本書概要
第一篇 競爭優勢原則
第二章 價值鏈與競爭優勢
價值鏈
識別價值活動
價值鏈確定
價值鏈內部聯繫
縱向聯繫
買方價值鏈
競爭景框與價值鏈
細分市場景框
縱向景框
地理景框
產業景框
聯盟與景框
競爭景框與業務單元確定
價值鏈與產業結構
價值鏈與組織結構
第三章 成本優勢
價值鏈與成本分析
確定成本分析的價值鏈
分攤成本和資產
成本分析第一步
成本行為
成本驅動因素
外購投入成本
細分市場成本行為
成本動態
成本優勢
確定競爭對手的相對成本
獲取成本優勢
成本優勢持久性
戰略實施與成本優勢
成本領先陷阱
戰略性成本分析步驟
第四章 標歧立異
標歧立異來源
標歧立異與價值鏈
獨特性驅動因素
歧異成本
買方價值與標歧立異
買方價值
價值鏈與買方價值
降低買方成本
提高買方效益
買方價值觀
買方價值與真正買方
買方購買標準
使用標準
信號標準
識別購買標準
標歧立異戰略
歧異之路
歧異持久性
歧異戰略中的失誤
標歧立異步驟
第五章 技術和競爭優勢
技術和競爭
技術和價值鏈
技術和競爭優勢
技術和產業結構
技術戰略
待開發技術的選擇
技術領導或追隨
頒發技術許可證
技術演變
連續與突變的技術演變
預測技術演變
制定技術戰略
第六章 競爭對手選擇
競爭對手帶來的戰略好處
增強競爭優勢
改善當前產業結構
協助市場開發
扼制進入
“好”競爭對手有哪些特徵
“好”競爭對手的檢驗
“好”市場領導者
判別“好”競爭對手
影響競爭對手的模式
與壞競爭對手爭鬥損害了好競爭對手
變壞競爭對手為好競爭對手
最佳市場結構
最優競爭對手結構
保持競爭對手的生存力
向理想的競爭對手結構過渡
保持產業穩定
選擇競爭對手時遇到的陷阱
第二篇 產業內的競爭
第七章 產業細分和競爭優勢
產業細分的基礎
細分的結構基礎
細分變數
發現新細分市場
產業細分矩陣
細分變數間的關係
合併細分矩陣
產業細分和競爭優勢
細分市場的吸引力
細分市場間的關聯
細分市場的關聯和目標廣泛戰略
集聚戰略的選擇
目標集聚於新細分市場的可行性
集聚戰略的持久性
集聚戰略者和目標廣泛競爭對手遇到的陷阱和
機遇
產業細分和產業界定
第八章 替代
辨識替代品
替代的經濟性
相對價值/價格比(RVP
轉換成本
買方的替代欲望
細分和替代
替代威脅的變化
替代和產業整體需求
替代與產業結構
替代路線
細分和替代路線
替代預測模型
替代和競爭戰略
促進替代
對替代品的防禦
產業與企業替代戰略
反替代品的戰略中遇到的陷阱
第三篇 企業戰略與競爭優勢
第九章 業務單元之間的關聯
橫向戰略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業務單元間的關聯
有形關聯
共享和競爭優勢
共享的費用
適應的困難
確定有形的關聯
無形關聯
競爭對手的關聯
無關產業中的多點競爭對手
相關產業中的多點競爭對手
擁有不同關聯方式的競爭對手
預測潛在的競爭對手
第十章 橫向戰略
明確橫向戰略的必要性
制定橫向戰略
關聯和多角化戰略
以有形關聯為基礎的多角化
通過灘頭堡進行多角化
多角化和企業資源
橫向戰略中的陷阱
忽視關聯的陷阱
追求關聯時易犯的錯誤
第十一章 獲取關聯
獲取關聯的障礙
障礙的來由
關聯和公平
企業間障礙上的差異
獲取關聯的組織機制
橫向結構
橫向系統
橫向人力資源措施
橫向衝突的解決過程
企業對促進關聯的作用
關聯與多角化模式
管理橫向組織
有發展前景的範例
日本企業及其關聯
一種新的組織形式
第十二章 互補產品和競爭優勢
控制互補產品
來自控制互補產品的競爭優勢
控制互補產品的問題
控制互補產品和產業演變
辨識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互補產品
捆綁式經營
捆綁式經營的競爭優勢
捆綁式經營的風險
捆綁式與非捆綁式經營戰略
捆綁式經營與產業演變
捆綁式經營的戰略含義
交叉補貼
適用交叉補貼的條件
交叉補貼的風險
交叉補貼與產業演變
交叉補貼的戰略含義
互補產品與競爭戰略
第四篇 進攻性和防禦性競爭優勢的含義
第十三章 產業圖景和不確定條件下的競爭戰略
作為規劃手段的圖景
產業圖景
構造產業圖景
辨識產業不確定性
獨立及不獨立的不確定性因素
辨識一組圖景
假識的一致性
分析圖景
把競爭對手行為引入圖景
待分析圖景的數目
將機率與圖景結合
產業圖景特點總結
產業圖景和競爭戰略
圖景下的戰略方法
組合戰略和次優戰略
產業圖景下的戰略選擇
圖景變數和市場情報
圖景和規划過程
構造產業圖景中企業的作用
產業圖景和創造性
第十四章 防禦戰略
進入或重定位過程
防禦策略
提高結構壁壘
增加可預見的報復
受攻擊時的報復
降低進攻的誘惑性
評價防禦策略
防禦戰略
扼制
還擊
對削價的反擊
防禦或撤資
防禦中的陷阱
第十五章 進攻產業領導者
進攻領導者的條件
進攻領導者的路線
重構造
重界定
純投入
進攻領導者的聯盟
領導者報復的障礙
領導者脆弱的信號
產業信號
領導者信號
進攻領導者和產業結構
注釋

競爭優勢--哈佛商學經典譯叢名著系列 文章節選

從戰略到優勢

這兩個中心問題曾是我研究工作的核心。我的著述《競爭戰略:產業和競爭者分析技巧》提出了認識產業和競爭者、建立全面競爭戰略的一個分析框架。它描述了決定產業吸引力的五種競爭作用力及其深層次原因,以及這些作用力如何隨時間而變化和受戰略的影響。它闡明了獲取競爭優勢的廣義基本戰略。它也闡明了如何分析競爭者,如何預測和影響其行為,如何將競爭者分成各種競爭性群體並評價產業中最具吸引力的位置。然後,它將這一框架套用於產業環境的一系列重要類型,我稱之為結構設定,包括零散型產業、新興產業、步入成熟期的產業、夕陽產業和全球性產業。最後,這本書考察了產業範圍內發生的重大戰略決策,包括縱向整合、生產能力擴張和入侵。
本書將《競爭戰略》一書中的框架作為研究的起點。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企業如何在實踐中創造和保持在產業中的競爭優勢――即企業如何推行廣義基本戰略。我的目標是要在戰略及其實施之間建立一座橋樑,而不是像以往該領域中許多研究的特點那樣,將二者割裂開來或很少涉及具體實施的問題。
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企業為客戶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價值是客戶願意支付的價錢,而超額價值產生於以低於對手的價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獨特的效益補償高價而有餘。競爭優勢有兩種基本形式:成本領先和標歧立異。本書闡述的是企業如何獲取成本優勢或如何標歧立異。本書描述了競爭景框的選擇,或企業活動的範圍如何對決定競爭優勢發揮重要的作用。最後,將這些思想與前一本書中的思想綜合起來,轉化為攻擊型和防守型競爭戰略的基本內涵,包括影響戰略選擇的不確定性。本書不僅考慮到單一產業中的競爭戰略,而且考慮到多角化經營
企業的戰略。某一產業中的競爭優勢可以通過與在有關產業內競爭的業務單元的相互關係而大大加強,只要這些相互關係能真正建立起來。業務單元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多角化經營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方式,而且是構成企業總體戰略的基礎。我將闡述業務單元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被鑑別、如何轉化為總體戰略以及如何在實踐中建立這種相互關係,儘管很多多角化經營的企業都存在著組織上的障礙。
儘管本書與我前一本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它們卻有很好的互補性。《競爭戰略》的重點在於對大量不同產業環境中的產業結構和競爭者進行分析,儘管它包含了競爭優勢的很多含意。而本書則從假定對產業結構和競爭者行為已有認識入手,著眼於研究如何將這種認識轉化為競爭優勢。然而,獲取競爭優勢的行為常常對產業結構和競爭反應產生重大後果,因此,我將頻繁涉及到這些問題。
本書可供未曾讀過《競爭戰略》的讀者閱讀,但是如果讀者對該書中的核心概念不熟悉,那么本書對實幹家制定戰略的助益將會被削弱。在本章中,我將就這些概念中的部分進行闡明和評述。對於這些核心概念的討論也將為引入本書的概念和方法鋪平道路。在此過程中,我將對在實踐中套用核心概念所產生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進行闡述。因此,即便熟悉上本書的讀者也會受益於這種回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