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學的新發展》

《社會法學的新發展》

《社會法學的新發展》,作者陳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9年7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對社會法的一些前沿問題和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在緊密結合我國社會法制建設與社會法學科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力求反映社會法研究的最新動態以及國內外的立法例和學說。希望本書能給讀者以啟迪,對我國社會法制度的完善和社會法學的發展有所助益。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社會法學的新發展
作者:陳蘇 主編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社會法學的新發展社會法學的新發展

出版時間:2009-7-1
開本:16開
ISBN:9787500467182
定價:¥35.00

內容簡介

社會法在保障國家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公正、保護公民的社會權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隨著和諧社會建設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深入,社會法作為重要的法律部門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勞動契約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的修訂,《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的審議等立法活動使社會法的制度建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發展。社會法在法治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社會法將成為未來我國法治建設中的一朵奇葩。
社會法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法理論的深入研究,隨著社會法制度建設的發展,社會法學也取得很大的發展,相關理論和學說日漸豐富。但作為新興的法律部門和學科,社會法的實踐較短,社會法理論和制度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仍有待提高。特別是社會法的基礎理論問題,諸如,社會法的概念、社會法的定位、社會法的體系、社會法的理論、社會法的調整方法等需要深入研究。社會法具體制度建構的理論基礎與政策依據,諸如勞動制度如何協調僱主和雇員的利益、如何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和公民健康權的保障、社會救助制度以及弱勢群體的保護等,都是極富挑戰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需要社會法學界同人不斷探索,進行理論研究和制度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歷來重視社會法學的研究和教學。2005年在全國較早地成立了社會法研究室,專事社會法研究和教學。該研究室目前已成為我國社會法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在法學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為年輕的研究室,其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本書試圖對社會法的一些前沿問題和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在緊密結合我國社會法制建設與社會法學科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力求反映社會法研究的最新動態以及國內外的立法例和學說。希望本書能給讀者以啟迪,對我國社會法制度的完善和社會法學的發展有所助益。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社會法基礎理論研究
一 社會法概念的比較分析
二 我國社會法概念的界定
三 社會法的起源、基礎、理念和價值
四 社會法的定位
五 社會法理論和體系的建構路徑:社會權利
六以社會法推動社會建設——社會法的發展機遇
第二章 公共利益保護理論研究
一 公共利益理論概述
二 公共利益的社會性特徵
三 公共利益保護的法理分析
四 公共利益與個人權利的衝突與協調
第三章 勞動法若干制度比較研究
一 勞動法的適用範圍:勞動關係、雇員身份之辨析
二 勞動契約當事人之基本權利義務
三 勞動契約解除及經濟補償的制度分析
四 反就業歧視法發展趨勢及我國立法選擇
五 勞動爭議處理的理念與模式
第四章 社會保障法基礎理論研究
一 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
二 社會保障制度的理論基礎
三 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
四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價值取向及其發展
第五章 教育法基礎理論研究
一 教育法基本原理
二 教育行政
二 學校管理
四 學生與教師的權利
五 權利救濟
第六章 衛生法新發展研究
一 健康權利:衛生法治發展的新起點
二 費用控制:醫療衛生法治發展的新目標
三 保險制度銜接:社會醫療保險法治發展的新方向
四高校學生醫療保障:社會醫療保險法治發展的新探索
五 規範非自願住院治療:精神衛生法治發展的新任務
六醫療糾紛調處:醫事爭議處理法治發展的新領域
第七章 關於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理論研究
一 關於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政治學理論
二 關於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經濟學理論
三 關於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學理論
四 關於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倫理學理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