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田構造學概論》

《礦田構造學概論》

《礦田構造學概論》,翟裕生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1984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翟裕生主編
發行地:北京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4
頁數:409頁
開本:21cm

作者簡介

《礦田構造學概論》翟裕生
翟裕生教授(1930.2— ),男,河北文安人,中共黨員,1980年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床學家和地質教育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長期從事礦床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歷任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勘探系和礦產三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副院長,北京地質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和北京管理幹部學院院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和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等職。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組評審、中國地質學史研究會副會長、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礦田構造組主席、國際地質學史研究會理事、《地學前緣》主編等職。
在礦田構造學、金屬礦床學、區域成礦學和地化學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研究成果。已培養博士生23人,碩士生14人。參加主編的《礦床學》獲地質礦產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主持的《寧蕪中段鐵、銅礦床地質特徵、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合著的《寧蕪玢岩鐵礦》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主持編寫的“長江中下游鐵、銅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和《大型構造與超大型礦床》等科研項目獲地質礦產部科技二等獎。“長江中下游銅金礦床礦田構造”專著獲湖北省科技一等獎。以他為主還著有《礦田構造學概論》、《礦田構造與成礦》、《長江中下游地區鐵、銅、金成礦規律》、《成礦系列研究》、《區域礦床學》等專著。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1997年獲第五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1999年獲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
礦床學與區域成礦學家。生於河北文安。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57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他在我國較早研究礦田構造,提出成礦接觸帶構造體系和多種礦床的構造-礦化模式,將礦田構造研究由側重幾何分析,發展為研究構造與成礦的動態耦合關係,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主編了我國第一部礦田構造專著,建立了以“構造研究與礦床成因研究相結合、單個構造研究與構造體系研究相結合、礦田構造研究與區域構造研究相結合、構造發展階段與空間分帶研究相結合”為特色的礦田構造學科體系框架。在金屬礦床學方面,再造了河北大廟斜長岩和鐵礦的成岩成礦過程;闡明鄂東富鐵礦床成因,發現了新的鐵礦類型。他以所提出的成礦系統結構為基礎,主筆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區域成礦學專著。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