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混凝土拱壩研究與實踐》

多年來,我國一直為水利水電建設工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發揮效益慢、工程缺陷多等問題所困擾。在水利水電建設中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的設計方法以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工程造價、提前發揮效益,尤其是減少工程缺陷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20世紀70年代初,國外首先將水泥用量少、壓實工藝簡單的碾壓混凝土成功地引人大體積混凝土壩工程建設上,實踐表明,大倉面混凝土準備工作量減少,施工速度快,單價低。為此,世界各國紛紛採用,目前已建成的碾壓混凝土壩有200多座。80年代我國在福建坑口首次採用碾壓混凝土工藝築重力壩,在短短的10多年內,迅速發展,遍及全國,先後在坑口、銅街子、岩灘、水口、大廣壩、觀音閣、桃林口、江埡、大朝山等,直到高206m的龍灘等主體工程都採用了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碾壓混凝土拱壩研究與實踐碾壓混凝土拱壩研究與實踐

作 者:劉光廷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ISBN:9787806218419

出版時間:2004-10-01

版 次:1

頁 數:792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工程>水利水電工程

內容簡介

《碾壓混凝土拱壩研究與實踐》為清華大學劉光廷教授十餘年來為發展軟岩上碾壓混凝土拱壩設計進行的科研成果。共選收論文100篇,內容涉及混凝土溫度斷裂、壓剪斷裂、三維曲面斷裂、隨機應力及不均質體強度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理論研究,碾壓混凝土拱壩新結構、混凝土雙軸徐變、累計溫度及自重徐變仿真設計、溫熱傳導、水管冷卻、裂隙岩體滲流、軟岩滲流及飽合軟岩強度折減等研究成果。書中闡述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碾壓混凝土拱壩新結構等都是作者本人及其指導研究生的創新性成果,其中很多已經得到工程實踐的檢驗,並且得到了國內外廣泛的讚譽。

作者簡介

劉光廷,1930年2月出生於福建莆田,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中賒學科評議組水利組召集人(1985-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利評審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部評審組委員,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清華大學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福州大學、華僑大學、廣西大學、鄭州工學院教授。福建溪柄碾壓混凝土薄拱壩和新疆塔西河石子碾壓混凝土拱壩工程設計總工程師、結構材料負責人。

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工學院土木系,獲學士學位;1952年至今一直在清華大學水利系任教;1955至1957年間借調武漢水電大學任蘇聯專家翻譯;1969至1970年間參加三門峽改建聯合設計組;1980年被評為教授;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水電研究所所長;1985年至今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水利組召集人;1986至1993年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利)評審組(1-3屆)組長、自然科學獎勵委材料與工程學部評審組委員;1993至1995年間任福建溪柄溪(碾壓混凝土薄拱壩)工程設計總工程師、材料結構科研負責人;1997年至今任新疆瑪河石門子(碾壓混凝土拱壩)工程設計總工程師、材料結構科研負責人、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顧問、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