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主要由實驗和附錄兩部分組成。實驗部分著重介紹了39個綜合性、實用性強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分為三部分:“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及“生物大分子分離與鑑定實驗”。另外增設了“自行設計實驗”和“綜合性開放實驗”,以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的興趣,鍛鍊學生的設計與創新能力。在附錄中,整理和翻譯了有關植物樣品的採集、處理及保存,常用緩衝溶液的配製,常用儀器性能指標及使用說明等內容。此外,還補充了一些實驗方面的習題,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和科研的師生們提供方便。編輯推薦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和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系列之一。目錄
實驗室規則實驗記錄及實驗報告
生物化學實驗
實驗一緩衝液配製和pH值測定
實驗二分光光度計線性分辨範圍測定
實驗三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糖的含量
實驗四矽膠G薄層層析分離可溶性糖
實驗五RNA的提取與核酸的顏色反應
實驗六紙電泳分離鑑定三種腺苷酸
實驗七影響澱粉酶活性的一些因素
實驗八硫酸銨分級沉澱及透析脫鹽純化過氧化氫酶
實驗九硫酸銨沉降法純化蛋白質
實驗十葡聚糖凝膠層析脫鹽
實驗十一澱粉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十二Folin酚比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十三考馬斯亮藍G-250比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十四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十五茚三酮比色法測定賴氨酸含量
實驗十六離子交換柱層析分離胺基酸
實驗十七親和層析法純化胰蛋白酶
實驗十八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測定L-抗壞血酸的含量
實驗十九鉬酸銨比色法測定L-抗壞血酸的含量
實驗二十維生素A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實驗二十一螢光光度法測定核黃素的含量
實驗二十二殘餘法測定粗脂肪的含量
實驗二十三間隔法測定過氧化物酶的活力
實驗二十四連續記錄法測定過氧化氫酶的活力
實驗二十五不連續聚丙烯醯胺凝膠垂直平板電泳
實驗二十六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法分離血清蛋白質
實驗二十七蛋白質亞基分子量測定——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分子生物學實驗
實驗二十八植物基因組DNA提取
實驗二十九DNA的酶切與電泳
實驗三十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製備及轉化
實驗三十一鹼裂解法提取質粒
實驗三十二質粒PCR
實驗三十三植物總RNA的提取與分析
實驗三十四RNA電泳與純度鑑定
實驗三十五反轉錄及RT-PCR
實驗三十六幾丁質酶提取與Western雜交
生物大分子分離與鑑定實驗
實驗三十七過氧化氫酶和辣根過氧化物酶的層析分離與電泳鑑定
實驗三十八用16SrDNA方法鑑定細菌種屬
自行設計實驗
實驗三十九工業澱粉酶的純化與分析
綜合性開放實驗
參考實驗項目
附錄
附錄一植物樣品的採取、處理與保存
附錄二常用緩衝溶液的配製
附錄三硫酸銨溶液飽和度計算表(0℃)
附錄四色譜顯色劑
附錄五常用凝膠及層析過濾的規格和性能
附錄六玻璃儀器的洗滌及一些常用洗滌劑
附錄七移液器的使用
附錄八分光光度計
附錄九離心機
附錄十電泳設備
附錄十一pH計
附錄十二電子天平
附錄十三EDC-810型PCR儀
附錄十四實驗室安全及防護知識
生物化學實驗習題
生物化學實驗習題答案
文摘
實驗課前應認真預習,將實驗名稱、目的和要求、原理、實驗內容、操作方法和步驟等簡單扼要地寫在記錄本中。實驗記錄本應標上頁數,不要撕去任何一頁,更不要擦抹及塗改,寫錯時可以準確地划去重寫,記錄必須使用鋼筆或原子筆。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結果和數據,應該及時地直接記在記錄本上,絕對不可以用單片紙做記錄或作草稿。原始記錄必須準確、簡練、詳盡、清楚。從實驗課開始就應該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
記錄時,應做到正確記錄結果,切忌夾雜主觀因素,這是十分重要的。在實驗條件下觀察到的現象,應如實仔細記錄下來,在定量實驗中觀測的數據,如稱量物的重量、滴定管的讀數、光電比色計或分光光度計的讀數等,都應設計一定的表格準確記下正確的讀數,並根據儀器的精確度準確記錄有效數字。例如,光密度值為0.050,不應寫成0.05,每一個結果最少要重複觀測兩次以上,當符合實驗要求並確知儀器工作正常後再寫在記錄本上。實驗記錄上的每一個數字,都是反映每一次的測量結果,所以,重複觀測時,即使數據完全相同也應如實記錄下來,數據的計算也應該寫在記錄本的另一頁上,一般寫在正式記錄左邊的一頁。總之,實驗的每個結果都應正確無遺漏地做好記錄。
實驗中使用儀器的類型、編號以及試劑的規格、化學式、分子量、濃度等,都應記錄清楚,以便總結實驗時進行核對,並作為查找成敗原因的參考數據。
如果發現記錄的結果有遺漏、丟失或對此有懷疑等,都必須重做實驗。將不可靠的結果當作正確的記錄,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造成難於估計的損失,更主要這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在學習期間就應養成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