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來》[張恨水小說]

《燕歸來》[張恨水小說]
《燕歸來》[張恨水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燕歸來》,有同名小說(張恨水著)以及中國電影(1980年)等,另有網路作家名。小說描寫了四個男學生陪同一個女學生楊燕秋回西北尋親的故事,記述了旅途中的風土人情及人物間的情感糾葛。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非常出色。

內容簡介

《燕歸來》是一篇貼近生活、寫得有血有肉的優秀作品。

《燕歸來》開場詩的八首《竹枝詞》描繪了西北人民遭天災人禍的悲慘圖景:“紅晴惡犬如豺虎,人腿銜來滿地拖”、“兵去匪來屠不盡,一城老幼剩三人”。

這種勇於正視現實的詩在同期詩人中當屬唯一。而將西北沿途所見所聞,又另寫為《西遊小記》介紹風景名勝、民生民俗、歷史地理,以引起國人對於開發西北的關注。

後在1956 年,張恨水曾再游西北,目睹了解放後的西北地區發生的巨大變化,在遊記《西北行》中,熱情歌頌了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燕歸來》 《燕歸來》

1934年5月,張恨水攜北華美專工友小李,離開北平,前往西北考察,途經鄭州、洛陽、西安、蘭州等地,足跡遍布西北地區,歷時近3個月,並在西安拜會了楊虎城和邵力子。這次西北旅行,目睹盤踞在西北的封建軍閥的種種惡行,橫徵暴斂,抓丁拉夫,弄得民不聊生,親耳聽見了西北人民的痛苦呻吟,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動。

他曾寫道:“在西北之行之後,我不諱言我的思想變了,文學也自然變了。”

返回北平後,張恨水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以“西北民生疾苦”作為素材,奮筆創作了《燕歸來》、《小西天》兩部長篇小說,以反映西北大社會,西北人民在天災人禍的煎熬下賣兒鬻女的悽慘生活;分別發表於上海《新聞報》和《申報》。

圖書目錄

第一回 玉貌同飲拆拆箋驚寵召

寓樓小集酌酌酒話平生

第二回 掘草充飢求生至馬糞

為民請命納稅舍豚兒

第三回 赤地絕生機人獸相食

寒山尋出路星夜登程

第四回 別子到荒城雙親待斃

賣身投老吏五載離家

第五回 慷慨約同行不甘落後

淒涼愁獨活勉祝成雙

第六回 青眼相逢湖山留客住

素衣結伴風雨渡江來

第七回 各有深心殷勤為護士

獨具正義慷慨說行人

第八回 親手撫創痕旁人側目

退身虛前席之子有心

第九回 妙事風重重汴梁小住

遊興生勃勃鐵塔同攀

第十回 絮語蓄痴情爭夸女性

酒家逢絕艷暗慕天真

……

作者簡介

張恨水 張恨水

張恨水(1895~1967),現代作家。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從小喜讀中外文學作品。少年時代主要在江西讀私塾。16歲回潛山自學。後考入蒙藏墾殖學校,因學校解散而返鄉。

1918年任蕪湖《皖江日報》編輯,開始寫作生涯。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南國相思譜》。年赴北京,任《益報》校對、上海《申報》駐京辦事處編輯、北京世界通訊社編輯。

1924年主編《世界晚報》副刊《夜光》,此後創作了大量社會言情小說。1935年舉家遷至上海,編輯《立報》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與張友鸞創辦《南京人報》,編輯副刊《南華經》。抗日戰爭爆發後到重慶,任《新民報》主筆,並主編副刊,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寫了許多小說和詩文。

1946年任北平《新民報》總經理,編輯副刊《北海》。

1948年辭去《新民報》職務,結束了40年的新聞生涯。1949年初發表他的回憶自己生活和創作的《寫作生涯口億》。

此後任文化部顧問、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所寫長篇小說《秋江》、《孔雀東南飛》、《鳳求凰》等發表於香港、上海等地的報刊上。

小說評述

《燕歸來》封面 《燕歸來》封面

《詩經》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張恨水先生的《燕歸來》即是以此開篇立意,緊緊圍繞一個女學生和四個男學生愛情追逐的故事,因此激起無數嚮往花前月下之浪漫的讀者的好奇心,不愧是“鴛鴦蝴蝶派”的開山筆主。但是,如果這篇小說緊緊局限於此的話,則與時下汗牛充棟的快餐小說無異,也就沒有張恨水先生今時今日的文學地位了。小說引子如下:女主人公楊燕秋本是甘肅難民,一家逃荒到西安時已近家破人亡,後得貴人相助輾轉到了南京,從丫頭變身為小姐,上學堂、穿華衣,食玉食,總算苦盡甘來。奈何好景不長,養父母先後去世,不容於義兄嫂,又不願寄人籬下,所以決定返回故里與失散的家人相聚,並立志為西部開發做貢獻。因為當時兵荒馬亂,一個女子單身上路很不安全,所以就相約在學校對自己均有好感的四位男士即石耐勞、高一虹、費昌年、吳健生四人共同前往,也算是考察體驗西部風情。另外一層大家心照不宣的就是,這次也是情感考驗之旅,誰能雀屏中選,成為燕秋的如意郎君,就要看旅行中的表現了。因此,四位男士自然當仁不讓,都願意千里相隨,一路護送燕秋到甘肅,以報得美人歸,考驗自此開始。

《燕歸來》 《燕歸來》

這一場表面上看去眾男追女的鬧劇,已經折射出民國二、三十年代新式青年的情感態度和追求方式。新文化運動解放後的中國青年,可能有的在家裡接受的還是傳統教育,但是在學校一般都開始接受西化思想,穿西服,念洋文,尤其是男女平等和自由戀愛等信條,甚或歐美女士優先的紳士教條也是深入人心的。所以,才可能突破中國倫理的傳統教條,出潼關、渡黃河、宿窯洞、食黑饃,千里相送,熱情而執著,不能不令人佩服。然而,這情感又並非堅定不移的,“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專情之人實在少見,所以四人中最為燕秋信賴的石耐勞、高一虹在覓到新歡後先後離去,而故事最耐人尋味的也正是這一點——最倚重的往往最先離開——不知道這樣的安排純粹是張恨水先生的個人經歷,還是她對燕秋女士識人不逮的諷刺,或是對人性的某種剖析?追求的熱烈與用情的浮動正好形成強烈的反比,那個時代的新青年已然如此,何況今日?另外,小說對幾個青年男女的心態琢磨也很有意思。最後陪燕秋上路的高一虹、費昌年、吳健生等三人,雖然在女士面前爭相邀功、互相妒忌猜忌,但經風雨、共患難,同學之誼或多或少還是有的。行事作為,三人雖然都是學生,然背景有異,學科不同,自然也就顯出不同的特性來:首先高一虹乃南洋華僑,喜弄文學,交友甚廣,為人較為虛榮然而心機不深;費昌年主修法律,思想頗有見地、城府較深,但為人比較厚道寬容;吳健生學理工科,為人較真小氣,時常牢騷滿腹,與燕秋距離最遠,但對這份感情也最能堅守。

因此,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描寫,三位男士的形象就生動的躍然紙上了。當然,人物描寫中最有意思的當數女主角燕秋女士。此女性情自主高傲,胸存大志,幼年的苦難更增加了她出類拔萃的睿智和出於日常年齡的成熟。所以,雖然偶爾有小女兒性情和心態,但有兩點足可見其特別之處:一是自江南富庶之鄉義無反顧地要回貧瘠荒涼的西北老家。如果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只是年輕人的意氣用事的話,那她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實在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生志向上明顯高出同行的男伴;二是她平衡各方的“權術”手腕不能不說是高超。面對一撥追求自己的男友,既要他們心甘情願地護送自己西行,又不能激化矛盾導致內訌或令自己難堪,所以小說中每每有這位女士義正詞嚴的告誡、嬉笑婉轉的點醒以及適時的情意外露,頗有帝王馭臣的風範。到最後總算找到了生命中的如意郎君程力行男士,旅途中留存下來的費昌年、吳健生雖然還是朋友,卻大可以過河拆橋、壽終正寢了。當然,這只是出自個人揣測,小說結果固然如此,但動機卻可以有多種解釋,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也。

創作背景

1924年4月張恨水開始在《世界晚報·夜光》副刊上連載章回小說《春明外史》,這部長達九十萬言的作品在此後的五十七個月里,風靡北方城市,使張恨水一舉成名。

《燕歸來》 《燕歸來》

1926年,張恨水又發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從而進一步擴大了他的影響。但真正把張氏聲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將言情、譴責、及武俠成分集於一體的長篇《啼笑因緣》,這部小說至今已有二三十個版本,在發表的當時就因各大電影公司爭先要將之拍攝為電影而幾成新聞,由它改編成的戲劇和曲藝也不在少數,而因《啼笑因緣》而作的續書之多更是民國小說中之最。至此,張恨水的名聲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說的人也知道這個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戲的人也知道梅蘭芳一樣。

1934年,張恨水到陝西和甘肅一行,目睹陝甘人非人類的艱苦生活,而大受震動,其後寫作風格發生重大變化,士大夫作風漸漸減少,開始描寫民間疾苦(如小說《燕歸來》)。抗戰爆發後,他將很大精力放在寫作抗戰小說中,其中最受後人重視的是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和《魍魎世界》(原名《牛馬走》)。抗戰勝利後,他的一些作品致力於揭露國統區的黑暗統治,創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說,但均未產生重大影響。

讀書筆記

除去人物塑造,這部小說最為精妙的地方應該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反映以及我國西北部人文風情的描述,這才足以顯現一個優秀作家的文學功底和知識涵養。首先是對逃難災民的苦難生活入木三分的描寫,以前看書、看電視也知道中國古代一旦遇到旱澇蝗災,災民就得流離失所、啃樹皮、吃草根,甚至人互食,但總覺得那是一種畫面和概念,尚不能體驗到這人間悲劇的慘狀。

但是,看過這部小說,幾乎親歷了這個不幸的家庭一步步被飢餓逼向死亡的過程,再聯想到災荒或戰爭下千千萬萬這樣的家庭,方才明白什麼是“安居樂業”,什麼是“國家慎戰”;其次是對當時軍閥混戰,軍隊強拉壯丁、官僚魚肉百姓的反映,燕秋的兩個哥哥被強拉入軍,父親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擔救命糧也被軍隊強行沒收。在民不聊生的地方,政府不思撫民安政、休養生息、重建生產,而是雪上加霜,即使糟糠也不放過,這樣導致的的結果是:災荒過去五年了,仍然是千里黃土不見人煙,貧瘠農田不見膏粱,最大的西部省會城市西安破落不堪,曾經萬人的小鎮也人丁凋零。總之兩個字——荒涼。

然而,這掩藏的更深層次的悲哀應該是對歷史的荒疏和踐踏。作者安排了一群重視歷史文化古蹟的主人公,一路護送美人歸,也是一路遊歷風景名勝。此次的旅程從河南開封說起,經西安到蘭州,這條路承載的是中華文明幾千年厚重的歷史:曾經的黃河文明發源地,曾經的絲綢之路,曾經的大唐盛世,曾經的詩詞曲賦,曾經的文化瑰寶,……最終,似乎都被黃沙厚土掩埋了,消失於歷史的隧道。這其中的原因雖然有著自然環境的侵蝕,但更多的是後人的怠慢、疏忽甚至破壞,龍門石窟的藝術瑰寶成為“無頭國”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們,太不懂得珍惜歷史,珍視文化,又是一場“文化苦旅”。

書看完了,感慨良多,為人物性情,為社會苦難,也為歷史文明。以前以為“鴛鴦蝴蝶”的小說流於淺薄,看後方才領略大家作品是不能隨便以派別的帽子來扣的,而應該是尊重、分析和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