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力》

《煩惱力》

本書通過文豪夏目漱石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人生經歷,提示出一個新概念: “煩惱的力量”。煩惱本身告訴我們,在我們心中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只是沒有甦醒。這就是生存的力量和創造的源泉。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位居日本亞馬遜暢銷書捧行榜哲學文化類圖書第一名
一代文豪夏目漱石
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
向你傾訴人生的煩惱
日經線上
人的一生,工作、戀愛、家庭和金錢,沒有一件事不讓人煩惱,總是會有消極的聲音在你耳邊響起。姜尚中卻讓我們轉換觀念:“煩惱即是喜悅的一種。”他到底在說什麼呢?讓我們好好讀讀吧。
讀者
現在,社會上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自我中心的人和表面看著很風光、內心煩惱重重的人很多。所以催生了這本書吧。這本書告訴我們,有煩惱沒關係,大家都是如此,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包括作者自己都在積極接受煩惱的洗禮。所以,這本書給了我勇氣。
作者
全球經濟一體化現在其實變成了一種強迫和威脅。好像在說:“你不跟我走就等死吧!”如果我的書在五六年前出版,大概會無人問津,而現在大家都感受到了痛苦。想要尋找出路。
所以,全世界不約而同地轉向宗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投身宗教的懷抱,而我的書就是給那些不知該怎么辦的人看的,希望能把煩惱定義到積極的方向上去。我們的社會,最終出路不是不斷發展,越大越好,而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能夠存續下去的方式。

內容簡介

煩惱力》的作者把目光投向體驗過類似的痛苦、生活在100年前的煩惱者——夏目漱石和馬克斯·韋伯。在人人都要經歷的各個人生階段,面對類似的煩惱,兩位大師是如何應對的呢?作者把他們面對人生煩惱時的思考和舉止展示給讀者,他們的經驗和反思無疑會給我們帶來無比珍貴的啟示。最重要的是。他們並沒有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但他們都勇敢地堅持著,並通過煩惱的力量獲得了堅強的性格。《煩惱力》透射出身為現代政治學家的作者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並引導我們反思:我們每個人平凡的心靈里沉睡著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現代人的幸福和快樂感似乎並沒有隨著21世紀的到來而增加。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都被迫不斷做出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並在這個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變化的結果,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自殺率也越來越高,沒有人敢肯定自己,沒有人能樂觀得起來,好像已經失去了所有可能的避難所。現代人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作者簡介

姜尚中,韓裔日本人,現為東京大學教授,有多部著作問世,非常活躍。我們知道,沒有人希望有苦惱,但在工作、戀愛、家庭、金錢……漫長人生中,苦惱卻相隨相伴,不時擾人,令人心情沉重,消極悲觀。在本書中,作者轉變思維方式,認為“苦惱即喜悅”。他以夏目漱石和馬克斯?韋伯的人生態度為敘述主線,暢述了他對“苦惱”的感悟,以及對“青春”、“金錢”、“愛情”、“工作”的態度,主張人需要不斷地煩惱,突破煩惱的圍城,大膽往前闖。本書2008年5月出版後,4個月內接連重版九次,可見是一部很受讀者歡迎的作品。
目錄
序章“活在當今”的煩惱
撕裂社會的磨子
“獨具慧眼”的兩位先人
戰前戰後何其相似
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
第一章“我”是誰?
“自我中心主義”與“自我”
“社會解體”與“自我膨脹”
“先生”的孤獨
“自我的小天地”導致幻滅
惟一的辦法:“相互認可”
認真做人
第二章鑽在錢眼裡行嗎?
金錢並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
“暴發戶”創造時代
心灰意冷的“下層意識”
產生於“清貧”的資本主義
昔日的“帝國主義”,今天的“華爾街”
困擾於金錢的小市民
第三章不過是。自以為知道”
“信息通”與知識畫等號嗎?
科學什麼也沒告訴我們
上船很不幸,跳海也不幸
惟腦論社會
“拼裝”的可能性
第四章“青春”是美好的嗎?
羞於啟齒的“青春”
三四郎和我
永無止境的求索
漂白而乾澀的青春
青春不在於年齡
第五章心誠則靈嗎?
層出不窮的“精神寄託”
宗教也是一種“制度”
希望逃避“自由”
“一人一教”,“自己就是教祖”
煩惱到堅信為止
第六章為什麼“工作”?
有錢了就不工作了?
有錢就不工作
《後來的事》反映了作者遭遇的坎坷
沒有靈魂的專家
別人的問候
溝通工作
恢復“完整人格”的可能性
第七章有“永恆的愛”嗎?
“純情”對“性虐”
對愛情想入非非:別誤入“流放地”
“自由”使愛一無所獲
但願在愛的“高潮”中結束
相互作秀的產物
燼餘火也是愛
第八章為什麼不能死?
“例外狀況”和“臨戰態勢”
死了白死,活著也沒意思
習慣失去了威力
什麼是求生的力量?
不斷交友
第九章薑是老的辣
他們都很年輕
都是老糊塗
老人會“添亂”嗎?
死都不怕,還有什麼可怕的?
“一生過兩輩子”
往前“橫衝直撞”
夏目漱石和韋伯相關年表
寫在後面的話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撕裂社會的磨子
“湛藍的夜空星羅棋布,而人生的煩惱恰似那星漢無數”,這就是我媽媽當年含淚吟唱的《阿里郎》中的一段歌詞。媽媽的一生充滿坎坷,煩惱無時不在。享年80歲的媽媽可說是飽嘗了人間的艱辛,晚年往往是在回顧其昔日的苦澀生涯中入睡的。
如今回想起來,媽媽當年所面對的煩惱,真可說是苦海無邊。也許媽媽活出了其人生價值,因為在我看來,媽媽雖然終生煩惱纏身,她卻始終沒有認為生命是乏味的。
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①曾前往強制收容所體驗生活。他在其著作中如此寫道:“從價值的角度來看,苦惱人無疑要高於‘玻璃玫瑰’,苦惱人的價值也高於有用的人。”每每讀到體驗過艱難困苦的弗蘭克的這一論述,我都會想起媽媽。正由於體驗過艱難困苦,要活下去的意志就更加堅定。就這一意義而言,也許媽媽又是幸運的。至少媽媽那一代人沒有丟掉傳統習慣和信念,雖苦不堪言,卻始終沒有停止仰望星空。
但如今卻很難再看到這樣的傳統和信念的餘韻了。不僅是煩惱重重,似乎星星也不再閃耀了。煩惱或日苦惱,除了“災難”以外沒有任何意義,也與價值毫無關係。
事實確實如此嗎?“煩惱的人”或“苦惱的人”是否就只是運氣欠佳呢?
本書將以文學家夏目漱石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相關論述為經緯,來思考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煩惱力”,也就是鼓勵我們生存下去的動力這一問題。
為什麼我要引用夏目漱石和馬克斯·韋伯的論識而言,必須說他們是完美無缺的。”
因此,夏目漱石也好,韋伯也好,都認為時代潮流是無法抗拒的。借用韋伯的話說,“從有所了解的樹上摘果實吃的人,是不可能再現了”。
本書第二章曾提及夏目漱石的英國留學生涯,對他來說留學生活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從這個被日本視為樣板的“已開發國家”中,根本沒有發現日本未來的方向。而且,他還認為沒有比英國人更糟糕的國民了。
儘管如此,他意識到日本早晚也會步英國的後塵。因此,他在題為《現代日本的開化》的演講中如此評價日本的西化:“當今日本的開化是表面膚淺的開化,但也只能忍氣吞聲地走這條道路。”
在《夢十夜》這部小說中,夏目漱石敘述了他的10個怪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七天夜裡做的夢。在這個夢裡,講了一個乘船的人。
這個人不知道自己怎么坐上了一艘大客輪,也不知道這艘船載著自己駛向何方。這艘船隻是不斷地超越前面的船隻,似乎是要追趕上正前方不斷下沉的夕陽。於是,此人問船老大船將駛向哪裡,卻沒有得到答覆。船上的乘客幾乎都是外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