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

《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

《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是由作魏輝霞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

日出日落,並無新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重複著昨日的生活,重複著並不陌生的歡欣或煩惱。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弗洛伊德說,潛意識指導著人們的行動,所以重要的是行為後的動機。這日子看似重複而單調,其實背後的心理卻玄機涌動、耐人尋思。

編輯推薦

人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心理學既是保護你的“盾牌”,又是助你“出招”的“劍戟”是助你“出招”的“劍戟”。
生活中心理學的套用無處不在,掌握好心理學,你會發現就像是拿到了一把能打開所有大門的“萬能鑰匙”。
鬱鬱寡歡,想不想身心健康?夢境連連,想不想做當代“周公”?千愁萬緒,想不想當情感“博士”?壯志未酬,想不想事業上春風得意?人浮於事,想不想馳騁職場,一馬平川?社交焦慮,想不想做個交際“達人”?五花八門,想不想成為生活智者?

圖書前言

日出日落,並無新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重複著昨日的生活,重複著並不陌生的歡欣或煩惱。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弗洛伊德說,潛意識指導著人們的行動,所以重要的是行為後的動機。這日子看似重複而單調,其實背後的心理卻玄機涌動、耐人尋思。
你是否覺得心理學是門晦澀複雜的學問?你是否認為弗洛伊德是個與你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人物?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錯了。
第一,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華中師範大學心理系主任劉華山教授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比如人際交往、戀愛結婚、做夢解夢、求職博弈、家庭情感等。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心理特徵完全相同的人。希臘哲人說過:“人啊,你首先要了解自己,才能愛別人。”心理學不僅普遍存在,而且意義深遠,慶幸的是它“有跡可循”。掌握好心理學可以幫助人們處理好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各種問題。
第二,心理學可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奧地利心理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畢生研究成果,諸如《夢的解析》、《性學三論》、《團體心理和自我分析》等,都有這樣的作用。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當我思考弗洛伊德和我自己時,我覺得仿佛有兩支礦工隊伍,他們都從山麓開始挖掘隧道——人的心理。”弗洛伊德影響最大的學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夢的解釋、意識和潛意識、壓抑說、性愛說、生與死的內驅力等。他在心理學上所做出的貢獻舉世矚目,以致西方“許多初學者認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學”。

精彩書摘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某些地方是敏感帶,其實心理也一樣。我們都知道,只有那些令自己擔憂的事物才會讓自己敏感。所以針對這一原理,克服強迫症可以採用心理脫敏法,即按照容易發生強迫觀念的不同情景進行等級劃分,進入每一個等級以後,通過緊張——鬆弛的放鬆訓練降低對強迫觀念的敏感性;或使用心理阻斷法,即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對抗強迫觀念,比如趙某可以反覆告訴自己“玻璃掉落的機率只是極少數,我旁邊的窗戶很安全,擔心是多餘的”,以讓自己停止強迫性思考。強迫觀念因何而起?“解鈴還須系鈴人”,所以需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下手。比如例子中當趙某調查到報紙上報導的那塊玻璃其實之前遭到過破壞,或是早就搖搖欲墜,才會發生“突然碎裂”的情況,也就不會再擔憂身邊那塊完好無損的玻璃會突然發生意外了,強迫觀念也就不治而愈。
強迫動作與強迫觀念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因具有具體的行為性,結果只會使患者身心更加疲憊和痛苦。強迫動作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反覆多次洗手或洗物件,但心中總擺脫不了“感到髒”,明知已洗乾淨,卻不能自制而非再洗一遍不可;又如不可控制地數台階、電線桿,默記從身邊馳騁而過的汽車牌號等,否則就會感到不安;或強迫眨眼、強迫搖頭、強迫咬指甲等等。
潔癖是強迫行為的一種表現方式。你身邊或許就存在著這樣一種人:手每天要洗幾十遍,接觸完一件東西沒洗手會痛苦萬分;一回家就要大洗一番;不僅對個人衛生過分“苛責”,也無法忍受自己認為不講衛生的人。潔癖者通常整天都活得特別緊張,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的意識在下命令,他們甚至知道這些命令是不應該出現或毫無意義的,但是又從內心湧現出強烈的焦慮和恐懼,非要採取某些行為來“安慰”自己。其實,衛生是為了健康,健康是為了生活,潔癖的做法好像是很講衛生,但除了造成緊張和痛苦,絲毫感覺不到幸福。真的是越清潔就越不容易生病嗎?醫學早已證明,人適度地接觸病菌,反而會產生抵抗力。這個道理就像如果人從生下來就只喝不含任何雜質的蒸餾水,反而會連一些微小的疾病都抵抗不了。潔癖者往往對疾病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病菌可以長驅直入。當潔癖者從內心真正接受這個說法,就能將過分講究衛生的習慣改掉。

圖書目錄

Chapter1走進心理諮詢室
身體上的疾病使人們不適,所以很容易被發現,但心理疾病卻因其隱性常被我們忽略。其實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過存在著程度區別而已。但不管什麼樣的症狀,倘若一直得不到患者的重視,並任其發展下去,終會貽害無窮。心理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種治療方法的配合運用。但幾乎所有的精神病、神經症、心理缺陷和不良心理習慣都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得到明顯改善,直至治癒成功。
當夜晚遭遇“極晝”——失眠症
當本能被脅迫——強迫症
當意識“天馬行空”——妄想症
當平靜不再——躁狂症
當心情陷入低潮——抑鬱症
當內心的大門關閉——自閉症
總是優柔寡斷怎么辦?
活在當下的生存智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